注册

首页>产业>正文

羽毛球经济尽显无限潜力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5-09-25    作者:赵 萌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9月在法国巴黎落下帷幕,中国羽毛球队收获2金3银1铜,而在民间,羽毛球运动热情始终高涨。近年来,中国羽毛球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无论从参与人数、市场规模,还是装备消费、产业生态,都预示着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即将到来。

市场规模达320亿元

据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羽毛球是中国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之一,运动人口已高达2.5亿;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5—2030年羽毛球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中国羽毛球运动市场规模达320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450亿元。这些数据的背后,反映出装备制造、场馆服务、赛事运营、培训教育等全产业链火热增长的态势。

产业端呈现出的火热景象印证了这一发展趋势。在贵州省锦屏县,一家羽毛球生产基地每天生产超10万只羽毛球,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隔壁新投产的体育用品公司,凭借新材料工艺将产能翻倍。该公司生产的54000只高端羽毛球刚下线就被抢购一空。工厂相关负责人坦言:“现在订单已排到半年后,产品供不应求,工厂正全力以赴赶制订单。”

羽毛球热甚至催生了替代品市场。尼龙球、塑料球销量也有所增长,但专业选手对天然羽毛球的执着揭示了产业真相:“人造球在耐打性、手感以及飞行速度等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这场替代品与传统产品的竞争,正推动行业向更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催生“羽球时尚经济”

据尤尼克斯2025财年业绩报告的统计数据,中国羽毛球运动的人均年消费已经从十年前的300元左右,上升到如今的近3000元,这表明中国羽毛球消费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该消费不仅涵盖球拍、球鞋等专业装备领域,更催生出独特的“羽球时尚经济”。

根据生活方式社区小红书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初至5月中旬,羽毛球鞋、羽毛球服饰搜索指数分别上涨64%与86%,“羽毛球穿搭”“羽毛球女孩”等衍生话题的阅读量分别达到3.4亿和5.1亿。从搜索词排名前十的情况来看,用户除了关注装备性能,对款式与颜色也表现出强烈兴趣,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消费者追求“功能与颜值并存”的消费心态。

“95后”消费者孙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装备库,其中包括2000元的专业球拍、800元的专业球鞋、500元的限量版球衣,以及每月300元的比赛级羽毛球。“现在打球要拍视频发朋友圈,因此装备的颜值和性能同样重要。”孙先生说。

这种消费升级的趋势正在重塑产业格局,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专业球拍、球鞋、服装、配件等完整专业套装。某品牌设计总监说:“以前三年才改一次版型,现在每年都要推出四季新款。”

黄金赛道上的机遇与挑战

繁荣背后机遇与挑战并存。2024年以来,羽毛球价格一路走高。北京羽毛球爱好者欣欣抱怨道:“现在打一场球的成本是三年前的两倍。”原材料价格翻番,叠加场地不足等问题,正将部分消费者推向人造球和社区球场。

培训市场则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发展态势。北京市朝阳区某俱乐部青少年私教课达480元/节,团课也要260元/节,学员要学习30节课才能掌握接高远球和发球等技能。在知乎“为什么现在学羽毛球这么贵”这一问题下,获得3.2万赞的回答揭示了真实情况:专业教练培养周期长、场馆租金上涨、考级体系催生出“应试培训”现象。尽管如此,家长们也愿意为孩子支付“体育补习费”。

当“00后”成为消费主力,羽毛球市场正经历代际变革。这代人成长于国羽黄金时代,他们在消费时既追求专业性能,又注重社交属性,“情绪价值”正取代传统功能需求,成为新的消费关注点。

中国羽毛球市场的蓬勃发展,是全民健身政策、消费升级浪潮与产业创新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20亿元规模背后,凝聚着贵州工厂里女工们日夜赶工的汗水,也有小红书博主精心搭配的穿搭攻略;既有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荣耀,也有社区球场里亲子互动的欢笑。然而,在市场快速发展的当下更需要冷静思考:当人造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当VR训练逐渐取代真实球场的体验,当AI教练在技术动作指导上展现出超越专业选手的能力时,这项运动的消费本质是否会发生改变?或许正如专家所言:“我们既要守住传统羽毛球的精髓,也要拥抱科技变革的浪潮。毕竟,能让2.5亿人持续热爱的运动,永远充满无限可能。”

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真正的赢家将是那些既能把握市场机遇,又能读懂新一代消费者需求的企业与从业者。羽毛球市场的广阔前景才刚刚拉开帷幕。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1   京ICP证020452号-4   京ICP证02045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