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女子拳击冠军赛9月24日在河南漯河收官。这场为期6天的赛事不仅是一次技术的较量,更是一次青春的展示、一次梦想的启航。
作为国内女子拳击项目的年度重磅赛事,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全国35支代表队的212名运动员在11个级别展开激烈角逐。在参赛阵容上呈现出“新锐涌现、实力均衡”的鲜明特点。由于部分国家队选手参加世锦赛、部分老将调整状态,多数队伍派出年轻选手出战,为赛事注入了充沛的青春活力。从预赛到决赛,多场比赛打得难解难分,展现出女子拳击整体水平的提升与竞争的激烈程度。中国拳击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赛事不仅是检验各队伍训练成果的平台,更是为洛杉矶奥运周期储备拳击新鲜血液的重要一环。年轻选手敢于拼搏、技术扎实,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女子拳击未来的希望。
本次比赛设女子11个级别,其中半数以上为奥运级别和全运会级别,既保证了赛事的技术含金量,也为运动员提供了与大赛接轨的实战机会。根据规则,奥运级别每队可报2人,非奥级别限报1人,有效控制了赛事规模的同时,也提升了比赛的观赏性和专业性。其中,种子选手的设置基于2025年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的成绩,进一步增强了比赛的公平性与竞技性。河南、北京、上海、广东等传统强队在多个级别中均有选手跻身种子行列,展现出扎实的人才梯队建设。
在最终的成绩榜上,11位选手站上各自级别最高领奖台,她们分别是45-48公斤级的云南选手毕连芳、48-50公斤级的武汉体院选手熊关云、50-52公斤级的福建选手李怡婕、52-54公斤级的内蒙古选手赵轩、54-57公斤级的吉林选手任美娟、57-60公斤级的江苏选手李倩格、60-63公斤级的湖北选手伊日贵、63-66公斤级的河北选手禹立赛、66-70公斤级的甘肃选手周盼、70-75公斤级的浙江选手叶金以及75-81公斤级的河南选手郑璐。其中,江苏队表现突出,共有3名运动员进入决赛,展现出较强的整体实力和人才厚度。拳击传统强省河北有两名运动员进入决赛,保持了竞争力。本次比赛中不少年轻选手展现出良好的技战术素养和心理素质,在关键场次中打出精彩表现。“这次比赛让我们看到了与全国高水平选手之间的差距,也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一位年轻选手赛后表示,“之后要更加努力训练,争取下次站上更高的领奖台。”中国拳击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女子拳击是中国拳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拳协将继续加大对女子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拳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与提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