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记者 刘金辉 王恒志 季嘉东)秋收季节,大江南北的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23日,丰收节如约而至,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日渐成为人们庆祝节日、陶冶身心的途径和手段。
庆五谷丰登、享国泰民安,健身场上的汗水与欢笑映照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个丰收节里,体育助力乡村焕发别样活力。
柚子接力、蒙眼抓鸭——各地乡村体育活动精彩纷呈
在海南省海口市,农民丰收趣味运动会成为每年丰收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运动会项目取材于耕种、丰收等场景,备受农民喜爱。
在其中一项具有特色的蒙眼抓鸭子的比赛中,参赛选手须蒙上双眼,凭借对距离以及步伐的精准预判,才能成功抓取定点鸭子。另一个项目“挑担接力”则利用传统农业生产工具扁担,跑、传、接等环节尽显乡村特色。
九月,正是福建龙岩红肉蜜柚上市时节,柚子化身各类道具,出现在各项趣味运动上。龙岩市上杭县稔田镇的篮球场上,一场趣味“柚子”运动会如期举行。柚子接力赛、竹子赶柚、柚子保龄球、柚子套圈大作战等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
随着“柚子接力赛”的哨声响起,“运动员”手抱柚子,沿着本赛道前进,绕过前方折返标志杆,跑回起点把柚子递给下一位队友。旁边的“柚子保龄球”赛场,村民们手捧柚子作为保龄球,滚向三米外的空瓶。
在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寒王乡文体广场上,2022年左权县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拔河比赛于9月16日开赛。比赛吸引了全县各乡镇的9支队伍,共120多位农民参加。
获得第一名的桐峪镇代表队队员贾维明说:“拿了第一名,回去收庄稼更有劲了!”
在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一场“清凉马拉松”闪亮登场,800余名长跑爱好者在平均海拔16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92%以上的山区彩虹路上奋勇拼搏,纵情享受当地秀美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俗风情。
黑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曲文勇表示,丰收节前后的健身活动,融入了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体现了农民对丰收的渴望和喜悦。
十年间,乡村体育换挡升级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六市乡海潭村六市壹号民宿的露天游泳池每天都热闹非凡,村里有了游泳池,是孩子们最高兴的一件事;而不用担心孩子们再去“野泳”,更让家长们和村里舒了一口气。
六市乡党委委员刘琼说,有了这个免费泳池,“野泳”这个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如今,全国不少地方都在为孩子们建造乡村游泳池,小小泳池,折射出乡村体育发展理念的深刻变迁。
59岁的王纯宇十年前成了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如今她是河南省汤阴县韩庄镇远近闻名的广场舞教练,见证了当地广场舞从“没人跳”到“遍地是队伍”的发展历程。
“以前农村很多人从来不运动,不少人早早得了慢性病,有的还打牌赌钱。这十年来,通过跳广场舞,我看到太多人离开了麻将桌、减少了去医院的次数,农村的社会风气、文明程度得到了改善和提升。”王纯宇说。
这种感受,曾任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主任的60岁老人张耀忠也有:“以前咱农村不讲究体育锻炼,现在村里建起了体育设施,还有专业人士指导,很多人慢慢养成了锻炼的习惯,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
这一切的背后,是体育设施的普及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下沉。在江苏,截至2021年底,村委会拥有的体育场地面积达到6055.68万平方米。在甘肃,6307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已建成,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硬化篮球场覆盖率高达99%。
在一些有体育传统的地方,乡村体育的热度同样有提升。今年6月,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一场全县农村篮球比赛的决赛,观众太多“挤得连帽子都戴不住”;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的“篮球夜市”,参赛队伍从2014年的8支,到如今增加到16支,每天都有上千人观看……
乡村体育的蓬勃发展也让很多地方对体育发展有了新的定位。辽宁丹东凤城市沙里寨镇自2014年起广邀丹东地区的体育爱好者来参加篮球、足球比赛,“我们镇几年来通过比赛远近闻名,现在丹东地区很多体育爱好者都知道沙里寨,我们的农业特产也跟着走了出去。”沙里寨镇副镇长车万鹏说。
体育能助力乡村振兴,这早已不是新闻,植根于广阔天地的各类户外体育项目正在越来越多乡村落地,为当地致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新出路,也促进了各地旅游产业发展、提振了消费。
今年6月,农业农村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了《关于推进“十四五”农民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多项举措,到2025年实现“农村青年普遍掌握1—2项运动技能”“人均场地面积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农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等目标。
乡村体育,正站在一个腾飞的新起点上。
乡村体育:意义重大,未来可期
吉林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副处长张晓东表示,乡村体育发展能够帮助乡村居民树立健康理念,养成健康习惯,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认为,过去十年里,体育不仅在推动实现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中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也有益地改变了乡村居民的精神面貌、促进了社区和谐。
“过去十年,体育消费需求增长,户外体育产业得到发展,将原来被认为是发展劣势的沙漠、戈壁、山地、冰雪等自然资源转化为了发展优势。”王裕雄说。
另外,乡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不断提升、体系不断完善,乡村居民的健身意识和体育参与需求不断增强。乡村体育在精准扶贫阶段通过加强贫困村体育设施建设、赛事活动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配置,有效实现了“扶贫先扶志”,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岑艺璇认为,发展乡村体育对于促进村民体质健康,一方面可以保障村民体育需要,另一方面能够满足村民基本健康需求。
热爱排球的海南农民云大科说:“9月份是丰收的季节,白天收获大自然的果实,采摘槟榔和椰子等,晚上通过参加排球赛,收获愉悦的心情和健康的身体。”
岑艺璇表示,在利用好生态资源的同时,还需要培养乡村体育师资,继续完善乡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商业性和群众性的体育赛事走进乡村,不断创新发展乡村体育体验。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