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毽球项目决赛日前在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肇庆校区)体育馆收官。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民办高校承办本届全运会赛事,标志着“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理念在基层实践和体教融合中结出新的硕果。其中,由广东学校老师、学生组成的广东毽球队表现抢眼,包揽全部6个项目的金牌,继上届全运会的5金1银之后,以绝对实力续写辉煌,展示出毽球强省风采,也彰显体教融合结出了丰硕成果。
本次毽球决赛设项丰富,设置甲组和乙组男子三人赛、女子三人赛,混合双人赛以及4×30秒混合团体接力计时赛等六个项目。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24支代表队的264名顶尖选手参赛,覆盖地域广、参与度高。
广东队拥有李思文、麦宇添等世界冠军。他们目前在广东高校担任体育教师,带领学生在业余时间认真备战本届全运会。比赛中,他们奋力扑救、默契配合,每一次成功得分都展现出良好的竞技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赛场上,一个个跃动的身影化作“激情全运”与“活力湾区”同频共振的动人音符。
广东省毽球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军表示,广东省体育局和广东省社训中心高度重视本次比赛,提前筹备,并与协会一起做好组队、备战工作和后勤保障。能够包揽全运会六金,他认为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广东各级政府重视,有坚强的教练团队;二是运动员非常敬业,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备战;三是广东省体育局统筹指挥,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深圳第二实验学校给予了大力支持。
“我们做好了备战工作。在深圳第二实验学校、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训练备战期间,学校免费提供场地,同时提供食宿等各种后勤保障。暑假期间,广东毽球队从7月13日至8月13日进行封闭训练。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不仅将场馆改造好,还让队伍在这里进行免费备战和训练。”张军感叹,成绩的取得在于广东毽球人团结在一起,朝着目标共同奋斗。
广东毽球良好的发展局面充分体现了多年来体教融合的成果。张军介绍,广东毽球早已在全省各学校布点,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含大专、本科)”一条龙毽球人才培养模式。如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肇庆校区)、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广州番禺化龙中学、化龙第四小学等众多学校,平时都会组织学生毽球业余训练,学生们非常喜欢练习毽球。通过毽球,他们也可以打开升学通道,进而实现冠军梦。据了解,来自广东校园的毽球选手经常代表中国毽球队征战世界比赛,争金夺银,为国争光。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