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文化>正文

薪火相传 初心致远 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新闻教育40周年研讨会举行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5-07-13    作者:陈敏

7月12日,媒介变革下卓越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论坛暨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新闻教育40周年研讨会在上海体育大学绿瓦大礼堂举行。与会者共忆中国体育新闻教育40年的初心与来路,共商媒介变革下卓越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转型与未来。

微信截图_20250713153534.png

上海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毛丽娟回顾了体育新闻教育初创与发展的光辉历程。她表示,学校体育新闻教育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适应社会需求,一代又一代上体新闻人秉承“身心一统,兼蓄竞攀”的校训,砥砺前行,开拓创新,为我国体育新闻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时代体育新闻教育要致力于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推动专业转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体育新闻人才,为我国体育新闻事业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成都体育学院等10余所院校新闻专业院(系)负责人参与了此次研讨会。代表兄弟院校发言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骏德,回忆了参与原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专业初创的细节。他表示,体育新闻教育从“零”起步,每一步都走得十分扎实,如今已成为特色鲜明的学科,未来更要“守正创新”。

原体育新闻系主任任广耀教授作为老教师代表发言,他回顾了体育新闻教育初创期的艰辛,解析了上体新闻“三大板块、两个结合、一个坚持”的教育理念。面对AI时代冲击,他强调“技术是工具,新闻的灵魂在于深度和温度”,鼓励学子深入赛场、与运动员共情,写出“有血有肉”的报道。

微信截图_20250713153541.png

体育新闻专业首届毕业生、《中国青年报》体育部主任曹竞代表校友发言,分享了作为上体新闻人的成长轨迹。她表示,上体新闻人始终以“不怕挑战”的精神迎接行业变革,40年来已成为中国新闻界的靓丽名片。她用“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唯有坚持可让世界惊叹”对未来上体新闻学子提出了期望。

在主旨报告环节,浙江传媒学院校长韦路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为主题,上海市委网信办主任、市社联主席徐炯的“网络传播与专业媒体人”探讨,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徐剑关于“韬奋计划”卓越新闻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的分享,及上海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郑国华的“体育新闻学科发展报告”,围绕媒介变革下的与时俱进,提出了卓越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方向与要求。

值此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新闻教育创办40周年之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设立了体育新闻教育“卓越贡献奖”。上海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李崟为8位获此殊荣的教师颁发证书。为形成学校、企业、媒体互惠共赢的产教融合创新模式,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体育新闻人才,在“实训实习基地签约仪式”上向9家企业、媒体授牌。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上体新闻学子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会上举行了行业导师聘任仪式,聘请13位在行业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和卓越成就的专家作为上海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行业导师。此外,论坛上还进行了体育新闻校友联谊会成立仪式。

从1985年在全国高等院校中率先试办体育新闻写作专项班,到1989年正式获批设置体育新闻本科专业,从1994年体育新闻系挂牌成立,到2024年与国际体育记者协会共建奥林匹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基地战略的落地,上海体育大学体育新闻教育在40年时间里为我国体育新闻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体育新闻传播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上体体育新闻教育将以更开放的视野拥抱时代变革,以更坚实的步履深耕学科建设,为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建设体育强国增添力量。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1   京ICP证020452号-4   京ICP证02045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