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进行的北京体彩2025年体操等级比赛(北京站),有500多名参赛选手、千余名家长齐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享受到了国际级体育赛事的参赛观赛体验和服务保障水平。
“我参加了高低杠、平衡木、自由体操、跳马、蹦床项目,我最喜欢蹦床,因为可以跳得很高。”7岁的滕梓琪进行体操训练2年了,“我从1岁多就开始在体操馆玩,随着慢慢长大,我进入了专业训练的阶段。参加等级比赛,能给我带来很多收获。”滕梓琪的父母是知名体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夫妻档”滕海滨、张楠,这次夫妻俩和孩子的姥姥、姥爷“全家总动员”来加油助威。“孩子今年比了3级,明年争取通过4级和5级。”张楠表示,“在训练馆的时间有限,回家写完作业,我会带她练一些基本功。我希望她从体育中经历挫折教育。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让她成为全国冠军甚至更高级别的冠军,更多是希望她感受体育带来的成就感。”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2021年创办的全国体操等级比赛,构建了6等12级体系,适用人群从幼儿到成人,实现了全龄段全覆盖。全国体操等级比赛近年的参赛人数屡创新高,2024年共举办60期,参与比赛人数达13000余人。北京市作为最早一批推广体操等级比赛的省区市,在赛事活动的组织形式、赛事文化内涵上不断创新,2024年北京市共有2770人次参赛,是全国参赛人数最多的省区市。
“体操等级比赛北京站从2023年开始做线下比赛,今年成为北京‘双奥100’精品赛事中的一站。第三站在国家速滑馆举办,527名参赛选手来自30多个俱乐部,也有从河北、天津等外省市来的队伍,还包括十几名外籍选手,其中年龄最小的仅3岁。”北京市西城区体操运动协会副会长张松告诉记者,本站比赛选手们享受到了国际级体育场馆的参赛体验和服务保障水平。“本站是北京首次举办6级比赛,此前5级以上比赛都要统一参加由总局体操中心主办的全国体操等级比赛,如今具备办赛条件的省区市可以举办6级比赛了,北京是第一批。”这次北京站主办方还在赛场外办起了市集,参赛选手和家长们可以购买专业装备、体操周边文创等,沉浸式体验体操比赛和体操文化。
“这次体操等级比赛北京站参赛人群主要来自幼儿园、小学,与北京市指令性比赛(U系列锦标赛、冠军赛等)有效衔接,指令性比赛参赛年龄为8至12岁,等级比赛覆盖全年龄段,弥补了体操训练普及阶段(多为4至8岁)孩子没有比赛的空白,提供了优质竞赛平台,为北京体操的发展构建起新型青训体系。”北京市体操队领队陈刚表示,“总局体操中心首次把6级比赛放到省区市举办,这次北京站有60名选手参加6级比赛,通过率非常可观。6级比赛动作与北京市体操锦标赛8岁组高度融合,使等级赛与北京市指令性比赛有效衔接,实现了体操项目全生命运动周期低年龄段竞赛体系全覆盖,北京各行政区体校和训练中心(业训单位)、社会俱乐部、学校和幼儿园也得以‘三位一体’发展。”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