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日照文旅杯”2019年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半决赛已经在日照落下帷幕,但赛场上的人和事,依旧让人印象深刻。
改革出精品
不同于更多在封闭体育馆进行的健身气功比赛,本次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半决赛选择了风景宜人的日照海滨进行,伴着蓝天、大海,辅以悠扬的音乐,舒缓的动作,怎一个“美”字了得。不少来参赛的选手都表示,这是第一次在海边习练健身气功,环境舒畅、空气清新,是难得的感受。比赛也吸引了大量日照市民现场观看,不少人甚至跟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手习练起来。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国内发展部副主任王涛介绍说,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前身是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已经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是国内健身气功领域的标杆性、品牌性赛事。从今年开始,为了更好推动健身气功项目普及,提升赛事品质,对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进行了全方位改革,主要体现在市场化运作上,通过招标的方式将比赛放到日照举办,由专业公司进行赛事组织、推广等工作,健身气功中心则进行专业支持,从实际效果看,不但激发了社会企业参与健身气功相关活动的热情,也大大提升了赛事的质量、美誉度,实现了双赢。
以此为契机,健身气功中心计划将全年多场赛事采用全新的办赛理念和模式。这契合了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各协会主办的体育赛事活动资源、培训项目等,符合条件的都要通过公开方式交由市场主体承办”具体要求,也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结合,将学习成果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做到了立行立改。
广度和深度一个都不能少
一支身穿民族服装的队伍成了本次比赛的“风景”,他们来自西藏,首次走出家门,参加全国性健身气功比赛。
西藏队领队、教练兼队员兰忠说:“西藏健身气功开展得一直比较滞后,去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中心派来了专门的老师指导我们,今年又给了我们很多外出学习、参观的机会,现在我们已经能组建一支队伍亮相全国最高级别的健身气功赛事,对此我们心怀感激,也希望借助赛事平台提升水平,将健身气功的习练方法、好的理念带回去,为西藏人民身体素质提升,治未病贡献力量。”
据悉,健身气功已经在西藏多地开花结果,现在每到清晨、傍晚,布达拉宫后的全民健身广场都会聚集大量健身气功习练者,通过简单易学的功法,不但让参与其中的人身轻体健,也以健身气功为媒,增进了民族友谊和民族团结。
王涛表示,随着西藏队亮相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健身气功项目在全国各地普及、推广,成为受众面最高的全民健身项目之一。
除了广度,本次比赛同样体现了深度。比如来自安徽的几支参赛队。作为华佗故里,安徽一直是健身气功大省,安徽蚌埠市民广场健身气功站点代表队的李君对记者说:“健身气功已经融入了安徽人民的血脉,成为日常健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参加本次比赛的队伍选拔为例,6名参赛队员就是从几万人中选拔出来的,代表了安徽省的最高水平。”
健身气功后继有人
本次比赛的另一大亮点是重新设立的比赛组别,分为40岁以下组和40岁以上组。对于这一调整,赛事仲裁委员会主任石爱桥表示,主要还是为了突出不同年龄段的比赛、习练特点,有助于赛事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赛场上,确实出现了很多年轻人的身影,甚至不乏“95后”。来自重庆医科大学健身气功站点代表队的胡新茹就是刚满20岁的重庆医科大学大三学生,在校学习中医临床专业的她上大学接触健身气功之后就一发不可收,喜欢上了这一凸显着中华民族哲学和气韵的项目,胡新茹说,自己学习的专业也是中医,如果有可能的话,将来也希望将这一良好的健身手段推荐给更多适合的患者。
对于分年龄段参赛,胡新茹表示,有助于和同龄人交流,心理上也打消了“功力较之习练多年的老前辈差距过大”的顾虑。胡新茹说,自己的学校成立了健身气功队伍,也有专门的社团,学校不少年轻人都习练健身气功。尽管很多人认为健身气功可能更适合中老年人,但只要年轻人参与其中,感受到乐趣,同样可以成为“铁杆粉丝”。
据了解,通过“进学校”“进社区”“下基层”等卓有成效的工作,健身气功对年轻人的影响与日俱增,到2017年12月,全国开展健身气功习练活动的大中小学达到1000多所,习练人数达到100多万,占全国总练功人群的20%。
图片来源:新体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