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成都,火热的不只是天气和世运会赛场,体育热潮席卷着这里的大街小巷。在桂溪生态体育公园,白发老人与孩童同场体验射箭;在成华区二仙桥街道,居民们为社区台球赛欢呼呐喊……世运会不仅是竞技盛宴,更成为成都推动全民健身的强劲引擎。
让世运种子扎根青春土壤
“以前只是听说过世运会,现在亲身体验,太好玩了!我喜欢飞盘,还能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希望以后能多多参加!”在成都市金堂县隆盛希望小学,六年级学生李菡汐刚完成一次“飞盘初体验”,汗珠掩不住眼里的兴奋。
这是成都“运动天府,世运校园行——送体到校”活动的日常场景。自今年3月起,成都130余所学校(含30余所乡村学校)迎来专业教练员。他们带着世运会项目走进课堂,用生动教学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攀岩、皮划艇、速度轮滑等项目的魅力。
校园里的世运氛围不只是体验。依托青少年“三星赛事”体系,4月至10月间,成都在市级层面已举办24场世运项目青少年竞赛,各区(市)县开展区域赛事超58场,300余所中小学组队参赛。在4月至12月期间,成都还针对12项世运项目开展教师(教练员)专项培训。一名参与培训的小学老师感慨道:“培训让我们更懂如何引导孩子参与,现在学校的世运兴趣小组名额总是秒光。”目前,成都已在原有30支校园世运队伍基础上新增30支,配套的训练器材与专项经费,让更多青少年从“感兴趣”走向“常参与”。
家门口的赛场激活全民热情
“周末约上邻居打场飞盘,既能运动又能拉近距离,感觉太好了!”在成都市锦江区的一处运动广场上,28岁的市民李萌擦着汗笑道。世运赛场之外,成都以“全民动员·世运有我”社区行动为抓手,将世运激情注入千家万户。
成都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世运项目体验活动已被纳入四川省百城千乡万村社区全民健身系列活动范围,市体育局联合相关单位印发《“全民动员·世运有我”社区行动工作方案》,举办“爱成都·迎世运”2025社区运动会、“玩转世运”社区大比拼系列活动等,构建起市、区、街道(社区)三级“迎世运”活动体系。目前,成都超3000个村(社区)依托“家门口”的活动阵地,搭配“主题海报矩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近2000个社区已开展飞盘九宫格、精准射箭、趣味壁球等世运项目体验。
活动最打动人的,是对全年龄段的包容。在高新区一处社区广场,飞盘场被年轻人占满,隔壁射箭区却常见“三代同场”:65岁的张大爷眯眼瞄准,10岁的孙子在旁加油,儿媳则负责捡箭。数据显示,射箭项目中老年参与者占32%,青少年占41%。“以前总说是年轻人的运动,现在我们也能玩得开心。”张大爷举着刚射中靶心的箭,笑得合不拢嘴。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世运会,社区里设置了“世运知识问答打卡点”。市民扫码答题,正确率达标可解锁电子勋章,累计线上互动已超5万人次。轻量化参与降低了门槛,“轻量运动包”里的飞盘、箭支等器材随时可用,居民“穿双运动鞋就能上场”。
公园城市里的运动新场景
在成都,世运元素被真正嵌入了“公园城市”的肌理。清晨的桂溪生态体育公园,晨练的市民正沿着绿道慢跑,不远处的“世运轻展厅”前,几位游客正扫码参与世运知识问答。这座城市的公园,早已不是单纯的休憩空间,而是融入世运元素的运动乐园。
公园与运动的融合,在“公园世运嘉年华”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绿道上跑步,累了就能体验飞盘,这种感觉太妙了!”参与活动的成都市民王先生说。今年以来,桂溪、锦江、东安湖等体育公园及绿道已举办了多场攀岩、皮划艇等“公园世运嘉年华”“绿道运动季”等系列活动,吸引10万余人次参与,运动健身与自然休闲在此完美融合。
截至目前,成都已同步新建改造了77个体育公园、407个社区运动角、830处天府绿道新空间,并开放130个“市民家门口的世运空间”,让“世运热”在全城持续升温。同时,成都还打造了包括锦江区枫树社区、武侯区玉林社区等在内的30处“世运空间”城市微场景,以世运知识科普和世运项目体验为核心,形成“世运知识角”“世运轻展厅”“世运微广场”三级展示空间,让市民转角就能邂逅运动惊喜。
“十二月市”让世运热度持续沸腾
“三伏天练桨板,秋分时赛射箭,冬至日打太极——成都人的运动日历被‘世运’填满了!”这是网友对“运动成都·十二月市”的调侃,却道出了活动的魅力。
作为世运与全民健身融合的长效载体,“十二月市”按季节打造特色场景:4月“绿道运动季”,万人沿天府绿道体验轮滑、骑行;7月“水上嘉年华”,桨板培训、游泳比赛热闹开赛;10月“户外挑战月”,攀岩、定向越野成新宠……每个月,世运知识展板、互动打卡点都会出现在活动现场,让市民在体验中深化对赛事的认知。
不仅是“十二月市”,还有“万人千场”友谊赛、“跟着赛事去旅行”等一系列赛事活动。在8月8日全民健身日当天,这场热潮达到顶峰:东部新区世园会的世运项目体验区排起长队,青白江区文体中心的国民体质检测点前人流不断,彭州市白鹿镇的登山队伍蜿蜒成线……全市当天开展相关活动50余场,参与人次超5万。“从‘一时热’到‘四季火’,世运带来的不仅是赛事,更是持久的运动习惯。”成都市体育局群体处相关负责人说。
从校园到社区,从公园到商圈,成都以世运会为纽带,让全民健身融入城市血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已举办世运相关活动2000余场次,覆盖人群超百万,构建起“处处可健身、时时能运动、人人享健康”的新格局。
当最后一缕阳光洒在东安湖体育公园的赛道上,散步的老人、奔跑的少年、拉伸的上班族勾勒出动人的城市剪影。这场因世运而起的健身热潮,正成为成都最鲜活的民生底色。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