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第三届体育节暨北京市2025年中小学“学练赛一体化”体育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展示,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万名师生与家长齐聚这座“双奥”殿堂,共上一堂充满活力的“体育课”。
开幕式前,来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总校及涭水河分校、玉桃园分校、通州分校、怀柔分校、永定分校,还有房山区良乡第三小学的学生们,像一群群欢快的小鸟,身着运动服,蹦跳着进入场地。他们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眼里闪烁着对运动的热爱。
全员参与 热血燃全场
“加油!加油!”班级联赛的田径赛场上,呐喊声震耳欲聋。不同于传统运动会“少数人参赛、多数人围观”的模式,本届体育节的17个展示与比赛项目,均源自孩子们假期的自主练习,真正实现“班班有赛事、人人能参与”。三年级“旋风跑”中,四位同学并排站立、双手紧握长杆,齐声喊着口号,步伐一致地奋力奔跑,身影如旋风般迅速,在跑道上划出活力弧线;四年级“四向拔河”更显激烈,四条粗麻绳在场地中央交汇打结,红绸带悬于绳心,四个班级的队员各拽麻绳一端,双脚蹬地、身体后倾,攥绳的双手青筋微微凸起,麻绳在拉扯中颤动,红绸带在四条“力量阵线”间来回移动;“滑滑车大接力”“素质操(龙操)”“翻山越岭”等项目里,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我们班参加了素质操比赛,假期还约着一起练习呢。”房山区良乡第三小学的学生说,“现在大家都觉得,体育不是少数人的事,是我们所有人的快乐!”参与“滑滑车大接力”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生也分享:“赛前我又紧张又兴奋,听到哨声就迅速跨上滑车,双手用力推地向前冲。看着同学们期待的眼神,我只想着拼尽全力,一定要在交接时精准递出滑车。赛后虽气喘吁吁,但和大家一起拼搏的画面令人难忘。”
北京市学校体育联合会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毛振明表示,本次活动以“全员运动会”为核心,秉持“一个都不能少”原则,彰显了教育的公平性与全体性。“作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体育先进单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零点体育’‘体育是第一学科’等理念全国知名,北京市学校体育联合会协助举办此次活动,也是旨在推动其持续开展并发挥名校示范作用,助力北京学校体育发展,进一步贯彻‘京8条’。”
科技赋能 智慧助运动
结合国家对教育信息化与AI技术应用的重视,本次运动会还融入了智慧体育元素——智慧跳绳、各类智慧器械比赛亮点突出,大屏幕可实时显示学生跳绳、体能练习时的心率状况,还可随时展示智慧运动数据。
“嘟……”清脆的电子哨声响起,五年级“AI跳绳挑战赛”率先登场。孩子们在智能跳绳区域站定,跳绳手柄连接运动监测系统,挥动跳绳时,次数、速度、消耗热量等数据实时显示在旁边的屏幕上。“哇,我刚才一分钟跳了180个。”刚结束挑战的张同学举着跳绳,兴奋地看着屏幕。项目负责老师介绍:“这些AI设备能精准捕捉运动数据,运动完成后还会生成个人报告,帮助孩子和老师了解训练情况,调整锻炼计划。”
“斜身引体”项目同样热闹。孩子们双手正握横杆、双脚稳踩地面,身体挺直开始动作。AI设备在一旁实时监测,屏幕上不仅显示完成次数,还会对动作规范性进行评分——比如手臂弯曲角度是否标准、身体是否保持平稳,一旦动作产生偏差,设备便会发出提醒。“以前跑步就是跑,现在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调整节奏了。”参与体验的同学说。
一直以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积极践行“体育是第一学科”理念。每天安排充足体育活动时间,清晨的“零点体育”让孩子们以运动开启活力一天;学校还按不同年级特点,设计了丰富的体育课程与活动——低年级侧重培养趣味跳绳、简单球类游戏等基础技能,高年级加入篮球、足球比赛等竞技项目,锻炼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同时组建健美操、武术、田径等体育社团,满足学生个性化兴趣需求,助力特长提升;学校还大力开展班级赛,从足球、篮球联赛到融合传统节日元素的“赛龙舟”联赛,周周有比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竞技中找到乐趣,培养抗挫能力,将德育融入体育之中。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