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北京2022>正文

给幕后英雄一个大大的“赞”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2-02-05    作者:葛会忠 周圆 彭晓烯

一届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行,离不开多个岗位的协同合作,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有大量幕后英雄的存在,才造就了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盛会。北京冬奥会开幕,在我们关注赛场上运动健儿拼搏的同时,也不能忘了一个个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贡献的他们,让我们也给他们一个大大的“赞”!

宋忠赞:从工人到冰场制冰师

如果不是因为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和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宋忠赞现在可能还是一名工厂车间里的产业工人。然而,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印记清晰地投射到了宋忠赞身上,这其中既有时代的选择,也有宋忠赞个人的主动选择。

078.jpg

↑资料图片

“人这一辈子,并不是谁都有机会参与到冬奥会中。”宋忠赞的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能为冬奥会作贡献,我非常自豪。”

宋忠赞曾是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2017年这里基本上就停产了,2018年公司改制。”当他从这个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地方离开时,刻在记忆里的是一个陈旧的厂房。“那时候我真是没有想到,还能回到这里,为国家队运动员服务。”

始建于1897年的北京二七机车厂在我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史上有过太多值得铭记的时刻,这里曾研制成功新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被誉为“新中国的火车头”。伴随着首都非核心功能的疏解,2018年公司转型、工厂外迁,在原有的工业遗存上,中车二七国家冰雪运动科训基地的建成运营,让“奋勇争先、一往无前”的火车头精神在冰雪赛道上继续发扬光大。

由于国内冰雪运动基础相对薄弱,以前很多冰雪项目的国家集训队,需要长期驻扎在国外训练,不仅成本高,训练保障非常受限。这个新基地不仅成为速度滑冰国家集训队在国内的大本营,冰壶、花样滑冰等项目的运动员也都可以来基地训练。

089.jpg

2019年,宋忠赞经过应聘进入北体大冰雪运动运营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成为中车二七国家冰雪运动科训基地的工作人员。“我对这个工厂还是很有感情的。原来的工位就在大道(速度滑冰)附近。”每当运动员训练时,宋忠赞通常会靠在冰道外的弯道垫上,守望着冰场,随时等待着教练的召唤,准备进场浇冰。“以前的工作是机械制造,制作铁路机车配件。现在主要是冰面维护,机组巡视。”

虽然以前学过制冷,不过对于冰雪运动,宋忠赞直言以前并没有太深的了解,更没有接触过。对于浇冰的认识,他刚开始也和很多普通人一样,原以为浇的是冷水。“来这里之后从头开始学的,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派过来的首都体育馆的师傅手把手地教我们。”

宋忠赞说:“运动员训练时间长了之后,冰道上会有很多划痕。车上去之后,把冰的表面去掉一层,填上水,做成新的冰面。60度左右的热水可以更好地和底冰融在一起。”

宋忠赞的家就在基地附近,不过为了服务冬奥备战队伍,宋忠赞只能偶尔回趟家,长期封闭是工作的常态。宋忠赞说,人这一辈子,并不是谁都有机会参与到冬奥会中,而且是为国家队服务。

冰场的灯光打到脸上,漾出的笑容暖人心窝,宋忠赞说,“作为其中的一份子,能为奥运作贡献,我觉得太自豪了!”

王政:用营养为健儿“加油”

对运动员来说,吃饭本身也是科学训练的一部分,和专项训练一样来不得半点马虎。用营养为运动员“加油”,这就是王政的工作内容。

074.jpg

↑资料图片

“吃饭就是训练,营养也是战斗力”,走进中车二七国家冰雪运动科训基地的运动员餐厅,这几个鲜红的大字格外显眼。“我们基地餐厅采用的是智能餐台,依托科技冬奥项目,由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营养中心开发。”中车二七国家冰雪运动科训基地运动员餐厅营养师王政说,“国家队运动员智能化营养管理数据系统平台会对餐厅每一道菜品进行营养数据分析,并输入到后台营养数据库,然后运动员通过人脸识别绑定餐盘,取餐时直接连接到个人膳食营养账户,智能餐台自动称重计量,这样就可以把运动员每天摄入的营养素数据汇总起来,再结合队员生化机能、训练消耗、营养需求(如减脂增肌)等由营养师进行精准配餐,并可与其他科研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运动员只有吃得科学、吃得精准,才能更好地符合科学训练的要求。“驻队营养师可以根据运动员的就餐情况,结合训练目标,进行科学配餐。”王政说,“特别是对于一些重点运动员,或者是在监控体成分、增肌减脂等方面存在特殊需求的运动员,我们都可以给出针对性的方案。”

在来到二七基地之前,王政曾服务于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运动员餐厅、国家羽毛球队等夏奥项目的备战。

“我在运动队工作这么长时间,见识到了运动健儿挥洒汗水、勇于拼搏,深深感动于他们的进取和奋斗精神。非常有幸与这些为国争光的队员们并肩作战,用营养助力每一位运动员,让大家吃得舒心可口,为冬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王政说,“平时看着运动员们刻苦训练,挑战自我,希望他们都能够在赛场上展现出自己的最好成绩,为中国冰雪增光添彩。”

蒋世平:坚持就会有进步

1964年出生的蒋世平担任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的队伍管理一职,同时也是队内一个组的责任教练,负责组内运动员的衣食住行管理和反兴奋剂工作。

蒋世平从小就和体育结缘,小时候她就很喜欢体育运动,也在业余体校训练过,甚至想过当运动员。但是因为父母是知识分子,想让女儿上大学,蒋世平最终选择了读书,考取了武汉体育学院。毕业后,蒋世平开始在湖南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当体育老师。

2004年,蒋世平从部队转业,选择了自主择业。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没有去找一个固定的工作,而是从事一些义工的工作,同时,她还做了皮划艇、龙舟的裁判。

2019年一次偶然机会,蒋世平从夏季项目跨到了冬季项目。“当时国家集训队需要跨界跨项的管理人员,我是顺应大的潮流,响应国家政策,加入进来的。”

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的很多运动员也和蒋世平一样都是跨界跨项而来,很多也都是在2019年才第一次见到雪。运动员们选择越野滑雪后,一直保持着热情,一路坚持下来,蒋世平觉得特别了不起。“当时从全国各地挑选队员,我们告诉队员为什么要参与,随着训练、比赛,他们也越来越喜欢这个项目,更感受到身上的责任。”

寒冷天站在雪地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蒋世平没有什么特别多的想法,“运动员都能做到,我们工作人员也能够做到。”在蒋世平心目中,作为工作人员,她的付出不值一提,她更心疼的是运动员的辛苦,“运动员特别让我感动,特别不容易”。

能够跨界跨项来到冰雪运动,蒋世平要感谢北京冬奥会,而北京冬奥周期,她更是感受到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积极变化。位于坝上的河北承德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是越野滑雪国家集训队经常集训的基地,从2019年8月第一次来到坝上至今,短短两年多,蒋世平感受到了基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090.jpg

“坝上就像我们的家一样,我们的大本营有非常好的条件,拥有滑轮赛道、雪洞,最先进的康复、体能设备等。”蒋世平介绍说。

长久以来,我国的越野滑雪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对此,蒋世平表示:“有差距就有挑战,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就会进步。我们选来的运动员在身体条件、最大吸氧量、奔跑能力等方面都不比越野滑雪强国的选手差,只是接触滑雪的时间晚,这也没有什么,只要我们坚持,就会有进步。”

刘佳:运动员感染了我

在备战冬奥会的过程中,一些时髦的新技能也进入国家队,其中就包括国内外著名球星经常练习的普拉提。在速度滑冰国家集训队,来自西安的普拉提教练刘佳有幸成为团队中的重要一员。

“能够有机会服务于冬奥备战,感觉特别荣幸。”刘佳说,“普拉提可以帮助人们科学有效地进行运动,增强脊柱灵活性和躯干核心稳定性,不仅对运动损伤的修复和提升运动表现有帮助,对塑形也特别好,运动员也很喜欢。”

“本来在一天的训练之后,运动员们通常已经很疲劳了,但只要晚上有空,他们还是会坚持来上课,运动员们都特别感兴趣。”刘佳说,课程的难点在于,每位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是有差别的,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和需求进行排课。“有时候教练会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提出需求。如果当天体能训练比较多,就会做一些牵拉性训练。如果爆发力训练多了,就通过普拉提进行深层肌肉训练、小肌群训练。”

在进入国家队大本营之前,刘佳从事普拉提行业已有7年。“这项运动能够进入国家队,对整个普拉提行业的推广也是很有帮助的,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人接受并参与进来,能够来到这里为国家队服务,我们也是很荣幸的。”

通过封闭状态下在基地里与运动员们的朝夕相处,刘佳与大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运动员和我们普通人真的不一样,能够深刻感受到他们热血沸腾的状态、非常强烈的爱国情怀,这也深深感染了我,”刘佳说,“虽然我以前比较关注体育,但是对冰雪运动了解不多,通过参与到冬奥备战之中,我对冰雪运动的热爱与日俱增,看着队员们每天那么刻苦地训练,非常希望也相信他们一定可以比出好成绩!”

董博宇:会打蜡的康复师

白天董博宇身穿围裙,手拿熨斗,为队员的雪板打蜡,“我一天大概要打10副左右雪板,之前更多一些,要打15副,到现在已经打了2000多副雪板。”到了晚上,他会穿着宽松易活动的衣服出现在康复区,拿起筋膜枪,为运动员做康复治疗。

076.jpg

↑资料图片

董博宇表示,18岁时他因伤停止训练,“当时医生告诉我只能开刀,但手术后不能再剧烈运动了。”其实从现在运动康复的角度来看,保守治疗加上科学训练可以很好地恢复。”这份遗憾是董博宇就读运动康复专业的原因,“因为我曾是运动员,所以我特别理解他们的心情。我希望能用专业知识帮助他们。”

2018年,董博宇主动开始学习打蜡,希望能帮运动员节约打蜡的时间,让运动员利用这段时间更好地休息或和教练沟通,2020年他已经可以包揽北欧两项队跳台滑雪时的所有训练雪板打蜡工作。

“为运动员做力所能及的事”是董博宇的工作信念,无论是打蜡还是康复,他都乐于钻研,业余时间他涉猎群书,藏书达到348本,包含体能训练、运动康复、运动营养3个领域,未来他或许还会掌握更多的技能。

张栋:帮运动员“飞得更远”

北欧两项运动员如何飞得更远?滑得更快?来自清华大学的博士后张栋来到北欧两项国家集训队,帮助运动员找到减阻的最优解。

“我们的工作一方面是在风洞中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寻找每位运动员最佳的减阻姿态,并进行姿态的优化和纠正,另一方面是对运动员进行视频的拍摄并制成技术分析报告,视频可以供运动员和教练员回看纠正,分析报告可以为教练和专家指导提供支持。”张栋说,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并生成动态模拟,对运动员从起跳到落地全过程进行动作的分解和模拟,从而对运动员在哪个位置,在哪个姿势出现的问题了如指掌,也让每一次训练都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056.jpg

↑资料图片

张栋的同事陈聪航作为体能教练会在发现问题后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针对性调整。这支减阻团队入驻后还对运动员的热身程序进行优化,仅两个月的时间就让运动员的平均飞行距离增加了4米。

2021年11月26日,赵嘉文在洲际杯比赛中获得第22名,锁定一个冬奥会东道主席位,中国北欧两项运动员得以首次亮相冬奥赛场。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