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国登山户外运动产业正处于规模化、特色化、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阶段。10月25日上午,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登山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活动在云南大理举办。本次活动汇聚政府、高校、企业、协会等多方代表,通过政策解读、趋势研判、案例分享与跨界对话,共同为登山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旨在为其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张志坚做了题为《中国山地户外运动二十年:历程、成就与未来》的主旨演讲。他回顾了中国山地户外运动从萌芽探索到规范发展、从专业小众走向全民参与的历史性跨越。二十年来,我国山地户外运动在政策体系构建、赛事活动繁荣、场地设施完善、社会组织壮大与产业经济激活等方面成绩斐然,形成了以“登山精神”为内核的文化自信。面向未来,他强调要强化科技赋能、深化体旅文商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山地户外运动迈向新高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院长、教授李元发布的《中国登山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4)》成为活动焦点。《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登山运动人均消费支出达43596元,山地越野跑、攀岩等细分市场活力强劲、消费潜力巨大,为产业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教授张小林在《登山户外运动产业融合与协同创新发展》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产业不能“单打独斗”,必须从“自个玩”走向“一起玩”。他系统阐述了登山户外运动产业从资源依附到生态共生的融合阶段,以及产业链延伸、平台化融合等多元模式,强调通过政策、部门、产业、区域的多维协同,实现产业价值升华,打造“另一种生活方式”。
案例分享环节,多位地方体育部门负责人带来了一线实践的生动经验。重庆市武隆区体育局局长蔡斌以《以赛为媒绘就体旅融合发展新篇》为题,分享了“22载20届武隆户外公开赛”的经典案例,阐述了如何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增量”,为体旅深度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武隆样本。浙江省体育局经济处处长甘建辛介绍了《“环浙步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浙江通过创新理念构建覆盖全省的步道网络系统,成为国家级步道建设示范区,探索出“以赛养路”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山东省泰安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玄冬梅在《打造“四维四类”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分享中,展示了泰安以泰山为核心构建的全景式布局,通过特色发展模式努力打造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泰安样板”。
圆桌会议环节以“攀登未来: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主题,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副教授张毅恒主持,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户外运动部副主任史芸、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梁强等嘉宾,围绕政策支持、产业标准化、品牌赋能、传媒驱动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汇聚了多元化智慧与力量。
本次专题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中国登山协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承办。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