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四天的激烈较量,十五运会跆拳道比赛29日晚间在广东惠州顺利收官。本届全运会跆拳道比赛冷门迭爆,诸多世锦赛冠军、奥运会奖牌得主无缘最高领奖台,多位各级别1号签位选手遗憾“一轮游”,而斩获冠军和站上领奖台的“05后”小将成为此次赛事的现象级亮点,令人欣喜的同时也体现出中国跆拳道后继有人的蓬勃生机。
获得女子49公斤级、女子67公斤级、男子68公斤级的浙江选手傅晓璐、陈熙敏和安徽选手刁李星君都是2006年出生,男子58公斤级冠军广东选手黄科奋、女子57公斤级西藏选手张楚玲这两位2005年出生的小将也站上了本届全运会的最高领奖台。加之2004年出生的福建选手项启彰摘得男子80公斤级金牌,这些年轻选手的异军突起,为本届全运会掀起了一场名副其实的“青春风暴”。他们登顶全运会冠军的过程并不轻松,前进道路上,他们击败了梁育帅、宋洁、左菊、谭雪琴、尹元红、唐皓等诸多名将、老将乃至全运会卫冕冠军。
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赛后激动地坦言,不曾想过能够打进全运会决赛,从未想过能拿到全运会金牌,但这些“初生牛犊”也都总结出他们能够在本届全运会展现出冲劲的最大原因:摆正姿态、轻装上阵、拼尽全力。“我获胜的关键就是心态和状态,我的备战很充分,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决赛放得比较开,各种动作都大胆去做。”傅晓璐说。“第1回合的时候就有点乱,没有稳定下来情绪。后面我把思绪拉回来了,平静下来了。获胜的关键主要还是心态。”张楚玲谈及决赛获胜时如是说。“其实从一开始到现在,我一直都处于很放松的状态,因为我根本没有想到会打进决赛,我真的很激动。”陈熙敏决赛后坦言,实现绝杀,是因为“我最后也一直没有放弃,我不能放弃!”
面对汹涌而来的“青春风暴”,惜败于这些后起之秀的老将、前辈,都欣然地认为这对于中国跆拳道的发展是一件好事。女子49公斤级铜牌得主左菊说,年轻运动员在女子49公斤级的涌现意味着这个级别在国内发展的很好,“我觉得能有年轻运动员向我们发起冲击,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女子67公斤级亚军宋洁坦言:“国内的年轻运动员上来之后,我们也能一起去冲击国际比赛,挺好的。”男子80公斤级银牌得主唐皓也表示,新一代年轻运动员们不断涌现,是因为他们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时代在进步,跆拳道也在发展,跆拳道的风格、打法和使用电子护具后所引发的技战术演变,都让年轻的运动员迎头赶上。中国跆拳道协会监事长吴静钰表示,此次全运会也是中国跆拳道协会选拔未来国家队队员以及参加10月份于无锡举行的跆拳道世锦赛的选手,通过观看这些年轻人在全运会赛场上的表现,让她对未来充满信心,也期待这些后起之秀能够在10月份的跆拳道世锦赛上延续良好表现。
为何在本届全运会上能够集体涌现出这么多具有强劲冲击力的“05后”?除新时代的年轻人接受新事物,应变新规则和新发展潮流比老将更快之外,从这些后起之秀的成长轨迹来看,他们从出生到接触跆拳道运动并开始跆拳道专业训练的时间,恰好都处在2008年至2016年这一段中国跆拳道竞技成绩和大众跆拳道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激增的跆拳道人口数量夯实了跆拳道项目基础,遍地开花的跆拳道道馆为孩子们提供了从很小的年龄就可以习练跆拳道的机会,陈中、罗微、吴静钰、郑姝音、赵帅等奥运冠军的拼搏事迹,给孩子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和奋斗的方向。可见,中国跆拳道在十五运会的“后浪推前浪”,正是一代代跆拳道人和基层跆拳道工作者无私奉献、辛勤耕耘所结出的丰硕成果。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