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震撼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运会火种采集活动,很有意义,更有特点,从1500多米的深海中采集火种,展示我们中国强大的科技力量,对体育而言,是创新,也是传承,希望中国体育越来越好、参赛的全运健儿取得优异成绩,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圆满成功举办。”
在10月9日举办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上,跳水奥运冠军张雁全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发出了上述感慨。
为何在深海采集火种?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方法所副所长陈宗恒介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粤港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依山面海,尤其是广东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特色就是海洋资源。为贯彻“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元素、科技含量和文化软实力,面向全国和社会各界调研征集可用于开幕式“源火”采集的科技元素。2024年6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联合广州赛区执委会,经多次研究论证,将战略性清洁能源、深海探测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等元素有机融合,提出“深海采火”的创意设想。
依托“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搭载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遥控潜水器,于我国南海北部海域,下潜至水深1522米处的海马冷泉区,远程操控“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采集冷泉口溢出的可燃冰及伴生气,降压使可燃冰分解为甲烷气体,利用太阳能光伏装置供电实现燃烧舱内深海引燃,获取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源火”,呈见引“天之光”燃“海之火”的“水火交融”奇观。
全球首次“深海采火”任务将战略性清洁新能源、高端无人深海装备超深海能源探测及采集引燃关键技术等元素有机融合,充分展现我国在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先进的科技水平,开创体育史上前所未有的突破:首次利用深海遥水器,在超深水海底远程精准引燃可燃冰获取“源火”,将海洋强国战略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全日可见的体育文化符号,以“海洋科技之光”创新赋能新时代国家体育盛会;通过超高清设备记录展示“源火”采集过程,将海洋科普与体育盛会深度融合推广,彰显广东广州“向海图强”的创新魄力探索精神和使命担当。
圣火盆、火种、灯火具、引火棒、采火棒等器具也极具创新。万家乐副总裁马海川介绍,采火器具有三个设计创新,一是采用双模燃烧器,保证整个火焰负荷够大,火焰呈现明亮黄色,给人热情和温暖的感觉;二是保障燃气的安全,使用高科技,提升4倍安全指数,并做好防烫设计,确保仪式交接安全;三是环境自适应技术,在8级台风、风雨交加以及倾斜45度时,仍能保持圣火棒的燃烧状态。同时火炬在2米高度摔落、运输过程中火种盒震动跌落等方面都有专门设计。
火种采集仪式上,采火少女在“源火”台引燃六根采火棒,仪式神圣,令人关注。来自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刘婉婷就是采火少女之一。刘婉婷表示,自己能从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采火少女,非常荣幸。特别是参与到重要的火种采集仪式、见证神圣时刻,自己感到很骄傲自豪。“我们在训练过程中遇到过很多挑战,我们的走位、点位以及节奏把控等都有很大的要求,所以我们要与音乐节奏一致,步伐调整,反复磨合,要做到统一。”
接下来,刘婉婷还将作为引导员参与到十五运会开幕式工作中。“我非常期待十五运会开幕式,我将会以最灿烂、最真诚的微笑,喜迎十五运会。”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