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广东阳山“体育+”显成效 “四大路径”激活发展新动能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5-10-16    作者:黄心豪

“我喜欢踢球、打篮球、跑步,看到捐赠给我们的运动服装和用品,更有动力进行体育锻炼了。同学们都喜欢体育运动,我们继续打球咯,耶……”

10月15日,广东思腾体育在清远市阳山县黄坌老区学校举行捐赠仪式后,学校四年级学生小李发出了以上的感慨。此番为学校捐赠了近800套运动服装、背包和帽子,学校近800名学生,几乎人手一套。

01.jpg

03.jpg

作为广东省首个“四个一万”(万名骨干引领计划、万名师生支教计划、万支村〈社区〉健身队伍建强计划、万个社会组织服务计划)全民健身服务试点县,阳山县积极响应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部署,聚焦群众体育需求,通过“拓展服务网络、完善体育设施、深化体旅融合、培育体育苗子”四大路径,全力推动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让体育活力遍布城乡角落。

服务下沉:全民健身热潮涌动城乡

清晨的阳山体育公园,晨练老人舒展筋骨,孩童在球场追逐嬉戏;午后的岭背镇全民健身服务站,社会体育指导员带领村民练习健身操……如今,这样充满活力的场景在阳山城乡随处可见。为让体育惠民阳光普照,阳山多维度推进服务下沉,让全民健身触手可及。

04.jpg

在服务站点布局上,阳山持续完善县镇村三级健身服务网络与机制。目前,全县已建成1个配套多媒体课室、综合训练场、档案库等设施的县级全民健身服务基地;以岭背镇、青莲镇、黄坌镇为试点,设立3个镇村全民健身服务站、15个服务点,组建15支高水平健身队伍,每千人拥有3.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全民健身提供全要素支撑。

师资力量下沉方面,阳山借力帮扶资源,先后邀请多名世界级、国家级体育项目冠军进校园开展公益体育课,点燃青少年运动热情。同时,组织开展省“四个一万”全民健身服务暨阳山县新时代学校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班,提升基层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其中,依托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华南农业大学运动与健康科普基地),在10所学校开展匹克球课堂教学、社团及运动队建设,让匹克球从“新兴项目”成为“全民热潮”。

05.jpg

资源项目下沉同样成效显著。阳山联合院校与企业在镇村举办运动康复培训及义诊活动,普及康复知识、提供免费健康服务;多次组织国民体质监测队伍深入乡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学校,累计为近2000人次群众提供精准科学的健身指导,切实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设施升级:运动空间密度持续提升

“以前想打球得跑老远,现在下楼就能练!家里老太太散步也有了好去处!”家住阳山县城的市民李大哥,指着家门口新建的体育公园喜笑颜开。当下,阳山将体育设施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全力满足群众“健身有去处”的需求。

在县城,场馆改造提质工程稳步推进,一个个群众健身新地标接连涌现。用地超6万平方米、配备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设施的体育公园已建成投用,成为全市首个县(市、区)级体育公园;阳山体育馆升级改造及副馆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阳山人民广场改造提升为全民健身广场项目也在加快推进。

乡镇层面,以“15分钟健身圈”建设为核心,体育设施网络不断完善。目前,阳山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24平方米,13个乡镇均建成全民健身小广场,所有行政村实现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200公里健身步道串联城乡。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数量逐年递增,并逐步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小区延伸。

此外,专业训练也有了“专属根据地”。县“四个一万”全民健身服务基地、青少年训练中心分别在县体育馆、县青少年业余体育运动学校挂牌,配套建设多媒体课室、综合训练场、档案库等设施,为体育培训提供全方位支持。

体旅融合: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白天在广东第一峰徒步,晚上泡温泉,这趟旅行太值了!”来自广州的游客周女士参加完阳山登山节后,对阳山的“体育+旅游”发展模式赞不绝口。这份认可的背后,是阳山依托体育赛事激活文旅潜能的深度实践。从赛事引流到场景创新,再到政策扶持,阳山正以“体育+”为抓手,描绘文旅融合新图景。

赛事搭台成为激活文旅发展的重要引擎。阳山县以赛事为纽带,成功举办桨板、匹克球、登山活动、青少年霹雳舞锦标赛等国家级和省市级大型体育赛事40多场,形成“月月有赛”的格局。通过“线下+线上”双轨模式,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等主题活动,串联景区、美食、民宿资源,构建起赛事流量向文旅消费转化的闭环。数据显示,去年阳山县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7%,旅游收入同比增长22.87%,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幅位居全市首位。

阳山以赛事为纽带,成功举办系列体育赛事,形成“月月有赛事”格局。.jpg

赛场拓展进一步丰富了文旅消费场景。阳山充分利用丰富的体育赛事资源,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将赛事活动延伸至具备条件的景区、街区、商圈,实现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例如,将广东第一峰、连江河段、商业广场等特色场景作为省级赛事举办地,在赛事举办期间全方位推介阳山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优势农产品,让游客在参与体育赛事的同时,深度感受阳山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

政策赋能为特色项目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阳山依托纵向横向帮扶、“双百行动”、驻镇帮镇扶村等资源,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各乡镇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赛事,并通过政企联动培育出徒步、桨板等精品体育旅游项目。

苗子培育:体育未来充满希望

“从乡镇小操场到国家跳绳集训队,再到斩获世界跳绳锦标赛银牌,是体育给了我机会!”阳山运动小将冯伟炎的成长经历,是阳山县精心搭建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的生动缩影。从体教协同机制创新,到专业力量赋能,再到畅通人才输送渠道,阳山构建起完善的体育苗子培育链条,让更多像冯伟炎一样的青少年拥有逐梦体育的舞台。

三级联动推动体教深度共建。阳山依托省体育局支持,建立省、市、县三级体校协同机制,打造“百千万工程”纵向帮扶体教融合平台。推动阳山中学、阳山县第一小学等11所学校与三级体校签署体育项目特色共建协议,并试点“县队校办”模式,形成以县域为核心的青少年体育培养体系。

专业赋能助力特色项目发展。阳山引入华南农业大学资深教练团队担任校园体育总教练,强化专业指导力量。目前,全县已有24所学校获评国家级、省级体育特色学校,其中“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3所、“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3所,形成足球、篮球、定向运动等特色项目集群,为青少年提供多样化体育发展路径。

赛事驱动畅通人才输送渠道。阳山构建“基层选苗—系统培养—赛事历练—向上输送”的完整人才孵化链条,积极选送体育苗子参加省市级中小学生体育竞赛。在定向运动、匹克球、三大球等项目中,阳山健儿展现出强劲竞争力,近三年累计向清远市输送优秀运动员118人。

如今,在阳山,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方式,更承载着民生幸福,驱动着县域发展。作为广东省“四个一万”全民健身服务试点县,阳山的探索实践,正让体育活力逐步融入城乡日常,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1   京ICP证020452号-4   京ICP证020452号-10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