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要求:大力开展冰雪运动进机关、进校园、进部队、进厂矿、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鼓励我国各个地方依照当地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教育优势、体育基础设施等优势开展冰雪运动,要真正让冰雪运动走近寻常百姓,使全国人民了解什么是冰雪运动、如何参与冰雪运动。我国冰雪运动相关政策的制定与颁布,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中小学体育课程积极融入冰雪运动项目,不仅是我国政策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必由之路。冬奥会为体育课堂开展冰雪运动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机会,中小学校应该把握这一机遇,将冰雪运动项目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为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不断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强化自身的冰雪运动项目教学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冰雪运动训练,让学生能够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体会冰雪运动项目带来的乐趣,为冰雪体育运动的发展贡献力量,为2035年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一、根据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
提高学生对冰雪项目的学习热情
我国在《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争取到2022年,我国的冰雪运动普及程度明显提升,冰雪运动的总体发展结构与力度更加均衡,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员大幅增加,冰雪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更加广泛。冬奥会契机下,《意见》中对冰雪运动相关内容的规定与提出,是提升我国体育形象、体育力度的重要举措。同时,《意见》中也进一步对体育教育作出了详细规定,明确提出中小学要将冰雪运动知识教育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当中,并制订详细的冰雪运动教学计划与方案,实施冰雪运动教学。当前,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冰雪运动项目在社会层面的普及较低,仅局限于体育竞技赛场上。在中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关于冰雪运动项目,教师大多以理论讲解为主,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更没有在意学生学习热情的培养,只是一味地将冰雪运动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没有给予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与可能,以至于学生对相关教学活动产生厌恶心理,不愿意深入学习。为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课堂教学现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开展冰雪体育运动教学活动,以此提高学生对冰雪项目的学习热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冰雪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敢于尝试冰上活动。
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爬犁的游戏,在爬犁的前面加上一个绳套,这样学生在爬犁的过程中也可以自我控制。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分组开展教学,一个学生进行乘滑,一个学生在前方拉,一个学生在后方推。学生在乘滑中还可以变化姿势,通过分组进行比赛,先到达的小组视为胜利。在这种游戏教学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还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在一个更为容易接受知识熏陶的环境中接受冰雪运动知识。
二、因材施教,
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冰雪项目练习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北京冬奥组委共同制订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将奥林匹克教育纳入中小学体育教学当中。中小学体育教学开展,要以冬奥会为契机,深入推进冰雪运动教育教学。中小学要积极开展冰雪项目比赛,并建设我国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对此,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冰雪运动教学,应该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当挑选适宜的教材内容,做到因材施教,以此确保教材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适配性。在进行冰雪项目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刚刚接触冰雪运动项目,因此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可能存在身体平衡性较差的问题。为此,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讲解,以便于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使用相关器械,增加学生冰雪运动知识的储备量。同时,教师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以便学生能在冰雪运动项目的练习中做好自我保护工作,掌握跌倒以后爬起来的动作要领,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比如,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以牵手滑行的方式练习,当学生出现失衡问题时能够依靠其他学生的帮助进行自我控制。或者让学生分组,前面的人搭着后面人的肩膀进行火车式滑行。若是学生因为缺乏平衡感而屡屡滑倒,可以让学生推着椅子滑行,探索一下平衡的技巧。利用多样化的练习方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冰雪运动的动作要领。
三、注重课堂的有序性,提高课堂实效性
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确保后续的所有教学都围绕目标开展,以此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可以先让学生热身,在热身结束后集合站队。比如,在开展滑雪运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针对某一单一的滑雪动作进行重复性练习,在学生已掌握相关动作要领后,组织学生进行有序性的滑雪运动。在学生滑雪练习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相关滑行动作进行规范性调整,避免学生在后续的练习中出现动作不规范的情况。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应该有组织、有纪律地解散,将滑雪装备进行整理归还,将自己的装备带走,以此确保课堂教学有序进行,避免体育课堂出现混乱和无序的情况,以此发挥课堂教学时间的最大效用。
四、大力开展各种级别的冰雪项目教练员培训
现阶段,我国冰雪项目人才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人才分布不均匀。除东北三省以外的省份,中小学体育教师真正懂冰雪项目的不多,具有较高运动水平的更是凤毛麟角。这就有必要通过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乃至县级的教练员培训班,让各级教师积极参加培训,从而快速培养出更多懂冰雪项目的教师。在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体育院校内设置冰雪运动专业,扩大招生人数,培养冰雪运动后备师资力量。学校可与企业签订协议,开展校企合作,解决冰雪场地受限的问题和降低开展冰雪课程的费用,利用校内校外一体化,这样可长期持续发展,培养更多后备人才。
在培训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学习运动技能,还要重视冰雪运动相关安全知识的掌握。只有让他们通过规范专业的培训学习,掌握更多的冰雪运动知识,才能在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把这些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只有中小学体育教师更多接受培训才能激发他们的灵感,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更适宜中小学生参与冰雪项目的运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冰雪运动;只有中小学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运动技术水平才能在教学或者训练过程中正确指导学生,使其掌握正确的运动技能,从而为更高水平的运动队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优势,多做关于冰雪运动的正向报道,向大众科普冰雪知识,拉近大众与冰雪运动的距离,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冰雪运动。
中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提高冰雪运动在中小学生群体的普及程度,让更多的学生在冰雪运动中感受体育竞技的魅力,对冰雪运动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校园冰雪课程并引导中小学生日常参与冰雪运动,使之成为未来冰雪运动的主力军,从源头上为国家输送冰雪运动人才,为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奋进。
(河北医科大学 高淑艳、廊坊师范学院 葛欣超、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赵红喜)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