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得再稳一些,要抬头,看好球的位置!”
毽球眼看就要着地,就在这关键时刻,李丽霞机灵地把身子一扭,迅速向后一伸腿,再往上一提,毽球就被吸住了。这一串精彩的动作,立刻引来了大家的热烈掌声。只见她双脚纷飞,毽球好像被一根弹簧绳拴在脚上似的,不停在脚面上跳来跳去。
(资料图片)
在场边指导的赵伟国和李丽霞是一对毽球师徒,2019全国毽球比赛总决赛及集中展演交流活动正在他们的家乡丹东火热进行。
毽球教练之外,赵伟国的本职工作是厨师。他告诉记者,自己踢毽球已经27年,小时候用羽毛拴上一个重物就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踢毽,这是关于毽球最早的记忆。从开始的单打独斗,到后来参与小健身活动群体,直到毽球协会成立,毽球始终陪伴着他的业余生活。上班前、下班后都要踢毽球,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厨师工作需要长期站立,腰椎和颈肩时常超量负荷,踢毽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锻炼身体,使得身体保持健康,这是毽球带给他生活的最大收获。
展演活动现场,轻盈的毽子在花毽运动员的脚尖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网毽运动员刚猛伶俐,时而踩毽扣杀、时而传接轻吊,各支代表队伍借此机会切磋技艺,让观众大开眼界。
毽球运动忠实爱好者张颖来自辽宁,她是一名历史老师,她说:“做老师常常要伏案工作,还要站在讲台授课,颈椎和腰腿时常感到酸痛,这几年在家人的鼓励下我尝试过各种运动,只有毽球是适合自己的。踢毽球慢慢让这些症状有所缓解,这几年给我的感觉是腰部力量增强了,腹部脂肪减少了,精气神更好了,上讲台讲课力气更足了,毽球是真正的健康运动。”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运动健身不是特定人群的专利,可平时没有运动习惯,一下子很难找到特别适合自己的运动,这就不妨试试毽球了。踢毽球时双上肢有节律地摆动,运动了颈、肩、背部肌肉,对颈椎病、肩周炎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与毽友一起运动,大家有说有笑,有抢有让,气氛融洽,还能有效地防治“亚健康”。
本次展演交流活动旨在为全国毽球爱好者搭建交流与学习平台,推进毽球运动普及,发展毽球人口,带动各地区各行业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热情。活动创新方式,利用互联网,采取时尚手段,通过广大群众上传花毽活动视频,网民点赞,评委进行综合评比的方法,为各省推荐参加花毽总展演运动员备选名单。
本次赛事也是全国毽球热潮的开端,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比赛让毽球队伍越来越壮大,让踢毽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更多人收获身心健康,乐享毽球生活,同时给予毽球运动崭新定位,推动这项运动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
此次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主办,辽宁省体育局、丹东市人民政府承办。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