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社会体育指导员与体育组织作为关键力量,持续推动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加强对基层体育人才的宣传激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举办了“奋进新征程 运动促健康”2024最美社会体育指导员暨活力体育组织征集活动,以及2024年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经过线上初评、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综合评定,结果近日揭晓。本版对遴选出的具有公信力、引领力和传播力的50名最美社会体育指导员、50个活力体育组织和20个优秀组织单位,50个有故事、有品质、有温度的优秀案例进行全面展示,选树典型引领示范,鼓励更多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
最美社会体育指导员
周志刚:毽球运动的领航者
从1988年初次邂逅毽球,到如今成为中国毽球运动的领军人物,周志刚用了30余年时光。作为宁夏毽球协会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毽球协会副主席,这位国际级裁判员、国家级社会指导员,以对毽球的热情与过硬的专业能力,将毽球从一项小众运动发展成为全民健身的热门项目。
1996年,周志刚开启了毽球推广之路。2010年,他在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毽球比赛中斩获男子双人赛三等奖,此后以教练身份带领宁夏队在全国舞台屡创佳绩。担任第九、十、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宁夏队主教练期间,他带领队员夺得男、女团体三等奖。在竞赛组织与裁判工作领域,周志刚同样成绩斐然。连续多年组织队伍征战全国锦标赛,带队获得许多奖项;先后担任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副裁判长、全国毽球锦标赛裁判长,以严谨专业的态度保障赛事顺利进行。此外,他的足迹遍布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全面展现宁夏毽球风采。
2012年宁夏毽球协会成立后,周志刚带领团队打造了多层次、全覆盖的毽球发展体系。他组织队伍参加了2015、2016、2017年的全国锦标赛等,并多次获得奖项。他还参加了2018、2019年全国毽球锦标赛的裁判工作,以及2015、2016年全国青少年锦标赛的裁判工作。周志刚还带领宁夏毽球协会积极组织活动,连续六年承办毽球西部行活动,并举办了十一届全区毽球大赛,推动毽球成为宁夏全运会、全国大漠运动会、区直机关运动会、市民运动会等综合活动的主要项目。协会连续五年被自治区体育局评为优秀协会,2014、2015、2016连续三年被中国毽球协会评为毽球最佳推广贡献奖和优秀组织奖。
不仅如此,周志刚以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身份,培养了大批毽球爱好者和专业人才,让毽球运动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成为宁夏乃至全国全民健身事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刘永刚:深耕基层带领群众健身
在宁夏西吉县,有这样一位致力于推广太极拳与健身气功的全民健身领路人——刘永刚。他是西吉县太极拳健身气功协会秘书长、协会发起人,荣获2023年全区最美社会体育指导员、2022年全区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等称号,同时拥有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气功二级裁判员等专业资质,他还担任西吉县人民广场健身站点站长。多年来,刘永刚以实际行动带领当地群众掀起传统体育健身热潮。
自2017年西吉县太极拳健身气功协会成立,刘永刚便开启了风雨无阻的公益指导之路。每天早晚,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健身站点,耐心细致地为太极拳、健身气功学员指导功法。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到全民健身中来,协会在他的带领下,创新开展多样化活动。2021年,协会在各健身站点安排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利用晨练时间,以健身气功·八段锦为入门项目进行培训,吸引了众多初学者踊跃参与,每个站点几十人次参与。每逢周末,公共体育场还会开展集体公益培训,各站点间定期进行功法交流学习。协会还以集体培训为基础,积极推动健身气功进社区、进机关,丰富了居民和机关工作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刘永刚深知,以赛促学是提升团队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协会成立后,每年都会组队参加全国及全区太极拳、健身气功比赛,且成绩斐然,多次荣获全区健身气功太极拳比赛一等奖,还多次代表宁夏队出征全国赛事。2021年,在第十四届全运会群众组健身气功·八段锦项目比赛中,代表宁夏参赛的队员们斩获二等奖。这些比赛不仅让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运动规律和养生原理,也激发了广大群众对健身气功的浓厚兴趣,让大家在学习中收获健康与快乐。
刘永刚积极推动健身气功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不仅丰富了不同群体的业余生活,还在校园中打造了独特的体育文化。刘永刚表示,未来他将继续坚守在全民健身一线,让更多人感受传统体育的魅力,收获健康美好的生活。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
以乒乓促进交流 以志愿服务兴边富民
在祖国的北疆口岸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一枚小小的乒乓球正迸发出跨越国界、联结民心的能量。自成立以来,绥芬河市乒乓球协会努力推动口岸地区乒乓球运动普及与发展,让乒乓热情转化为兴边富民的生动实践。
目前,绥芬河市乒乓球协会拥有会员387名,其中技术骨干121人,他们是协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力量。组织机构方面,协会设有专门的志愿服务部,部门成员直接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包括赛事服务、社区推广等。此外,协会主席及技术骨干们自发组建了志愿服务队,经常深入社区、球馆、各企事业单位,为退休工人、青少年及广大乒乓球爱好者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带动更多人享受到乒乓球运动的快乐。
协会每年策划并承办一至两次绥芬河市乒乓球比赛,为本地乒乓球爱好者提供展示技艺、交流切磋的舞台,激发市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自2008年起,连续16年开展绥芬河市乒乓球俱乐部联赛,打造了绥芬河市经典品牌赛事,吸引更多人加入到乒乓球健身队伍。2021年起,协会承办、协办了“绥芬河杯”乒乓球赛、“九龄童”中俄韩国际乒乓球邀请赛、“中俄百团体育杯”乒乓百团大战全国邀请赛等国际大型赛事,有效促进了绥芬河市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乒乓球文化交流。特别是2024年6月协会举办了“中俄百团体育杯”乒乓百团大战全国邀请赛,有105支战队、近500名运动员参赛,促进了乒乓球爱好者友好交流,也拉动了绥芬河市经济的增长。
除积极举办比赛以外,协会还组织本市运动员前往其他省市参赛,提高球技、锻炼队伍、开拓视野、增进友谊。几年里,组织运动员参加了黑龙江颗粒大联盟组织的萝北、双鸭山、哈尔滨、五大连池站颗粒胶比赛,中国乒乓球协会会员联赛饶河站等。2021年以来,协会举办的一系列乒乓球比赛,提升了绥芬河市乒乓球运动水平,在牡丹江市各县市中跻身前列,项目参与人数明显增长。
舞动木兰传薪火 志愿服务惠民生
由江苏省南通市木兰运动协会打造的全民健身·木兰舞翩跹志愿服务活动,以推广普及木兰运动为根本,增强人民群众体质为目标,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探索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在基层建设与社区社会服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协会将普及木兰运动与文化养老相结合,开展了各项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举办木兰系列各类健身项目惠民培训班及公益活动近千场次,覆盖10万余人次。
针对所属地虹桥街道老年人口达65%以上的实际情况,协会常年走进社区、敬老院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发挥木兰运动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健身指导、慰问演出、体育锻炼知识咨询等形式为老年群体服务。
协会还“从娃娃抓起”,经常组织骨干走进中小学校,开展木兰拳公益指导。在虹桥小学,协会对120名小学生进行了近30课时的公益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们的耐心指导和针对性讲解,帮助零基础的同学成功掌握了《彩蝶纷飞》的动作,并在学校进行汇演,小朋友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同时,协会还注重将木兰拳套路推广与相关比赛结合,通过各项赛事帮助木兰拳爱好者提升技能,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南通市木兰精英交流赛、五届木兰网络比赛,每年与兄弟单位联合举办南通市武术精英赛暨木兰拳表演赛等赛事活动。
为更好地推进“体育文化养老”,木兰运动协会还着力打造了一支南通市老年大学木兰代表队,队伍在国内外木兰专业比赛中获得多个荣誉奖项。多年来,南通市木兰运动协会通过各种方式推广全民健身运动,不仅满足了健身爱好者在“10分钟健身圈”内获得优质健身服务的需求,也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提升了健身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同时,也增强了协会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能力,协会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也获得了成就感。
活力体育组织
甘肃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
创新服务模式 推动全民健身
甘肃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自2011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奉献、服务、健康、快乐、公益”理念,聚焦群众“六个身边工程”,致力于为全省群众提供科学、便捷、高效的健身技能指导与培训。
协会积极践行使命担当,以多样化举措推动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成为服务群众健康的坚实力量。
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领域,协会持续发力。自2021年起,已连续4年开展“党旗在一线飘扬”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累计举办36场。
2024年,8场涵盖健身秧歌、健身操舞、锅庄舞教学的活动火热开展,吸引了3万群众热情参与。活动中,协会牵头选派优秀志愿者深入基层县区社区、乡镇,联合各地体育部门组织健身群众积极响应,同时发挥地方健身骨干传帮带作用,广泛宣传体育健身知识,将专业健身指导服务精准送达基层,“会健身”“健好身”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收获群众一致好评。
为深化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建设,2021年,在甘肃省文明办、甘肃省志愿者服务联合会、甘肃省体育局的共同推动下,甘肃省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总队正式成立。如今,总队志愿者规模已突破万人,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外,甘肃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技能交流。每年有序组织国家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并定期举办全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暨健身站点技能交流展示大会,不断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与服务水平。
接下来,甘肃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将继续凝聚力量,创新服务模式,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群众健康水平作出更大贡献。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社体指导员协会
开展特色活动 激发运动热情
近年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紧扣全民健身战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力量,以创新实践与扎实行动,成为推动地方体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
目前,协会已凝聚起一支规模达2200余人的专业队伍,其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8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2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100余人。这支专业队伍依托丰富的活动载体,让全民健身热潮在海北藏族自治州蓬勃涌动。
在特色活动开展方面,协会精心打造品牌项目。定期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融合羽毛球、乒乓球、毽球、摔跤等传统竞技项目,以及广场舞、锅庄舞等大众健身形式,兼顾竞技性与趣味性,协会还创新推出海北地区体育活动周,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以社区为单元开展趣味运动会、亲子运动会等,既激发居民运动热情,又增进了邻里互动,成为提升社区凝聚力的重要平台。
为夯实人才根基,协会每年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模式,系统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素养,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健身指导。同时,协会积极开展“六进”志愿服务(进广场、进学校、进社区、进站点、进牧区、进单位),将免费健身服务与科学健身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实现全民健身指导全覆盖。
通过系列举措,协会工作成效显著。当地居民健身参与度大幅提升,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社区体育文化氛围愈发浓厚,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专业指导员队伍持续壮大,全民健身服务质量不断升级。
海北藏族自治州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协会将持续深化多元合作,创新活动形式,精准对接不同群体健身需求,让全民健身真正融入群众生活。
下一步,协会将围绕扩大活动覆盖面、强化人才培育、优化服务模式等方向持续发力,为推进全民健身事业、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注入更强动能。”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