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初垂,广东清远北江之畔,一场别开生面的全运会“序曲”在此奏响。10月16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清远赛区健身气功志愿服务活动火热开展,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的专家团队,将全运标准的专业指导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在活动现场,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展演健身气功项目决赛裁判长姚琼、裁判张大伟等,为当地爱好者进行了健身气功·马王堆导引术的精准指导。姚琼先是对当地学员的精神面貌和演练水平给予肯定,随后便从呼吸、意念到一招一式,徐徐展开,细致点拨。
“专程开了两个小时车过来!不仅能免费看比赛,还能得到‘冠军级’老师的指点,这机会太难得了!”一位清远本地的健身气功爱好者难掩兴奋。这场连续两天、备受欢迎的志愿活动,让“全运惠民”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可感、可及的温暖体验。
共享:搭建“人人可及”的参与阶梯
全运之光,正普照更广阔的人群。健身气功项目凭借其深厚的群众基础,率先搭建起一座从社区、乡村直达全国展演的“全民舞台”。
通过“基层站点—省市选拔—全国展演”的分级赛事体系,全民参与的通道被彻底打通。在四川广元,近千名城乡爱好者联动展演,气势如虹;在呼伦贝尔,健身气功成为连接各族群众、乃至国际友人的社区纽带。全运会于此,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竞技塔尖,而是全民健身的展示窗、大众健康的接力站。无论白发长者还是青春少年,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时刻,诠释“体育属于人民”的初心。
惠民:推动“优质资源”的精准下沉
赛事的价值,远超赛场内的掌声。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致力于推动“赛事成果转化”,让经全运淬炼的规范功法与科学教法,从“赛场高阁”流向“寻常巷陌”。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系统构建专家团队,培育社会体育指导员,打造“惠民工作队”。他们如同健康的毛细血管,将八段锦、易筋经等标准化功法,以及融合时代审美的健身气舞等创新形式,精准输送到学校、社区、乡村。一位来自清远体育公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告诉记者:“这些大专家们教得太好了!‘全运标准’让我们教学更规范,群众练习更科学,效果也更实实在在。”
这形成了“在赛场上提升规范,在群众中扎根生长”的良性循环。全运成果由此转化为群众身边触手可及的健康服务,真正实现了“办一次赛,惠及长远”的惠民愿景。
融合:开辟“主动健康”的创新路径
健身气功赛事不仅是体育竞赛,更是“体卫融合”的实践平台。在四川自贡,赛事与全民健康技能大赛结合;在广元曾家山,展演与科学健身指导同步开展。这些创新探索,验证了健身气功在“治未病”与健康干预中的独特价值,推动着群众从“被动医疗”转向“主动健康”。
这不仅是健康观念的深刻革新,更是以全民健康托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全运赛事有期,但“以赛惠民”无止境。在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的系统推动下,全运的种子已在民间沃土生根发芽,化为乡村振兴的健康引擎、社区和谐的融合纽带、全民自觉的健康行动。
当体育真正回归人民,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它便能超越竞技的范畴,成长为一项温暖而持久的事业,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绝的“气”与“力”。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