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广场舞是一项深受群众喜爱的运动,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具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和巨大的社会影响,预计参与人群已超过1.2亿人。从竞赛的角度,广场舞的定义是:广场舞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徒手或持轻器械结合各种肢体动作,适合在宽阔场地上开展的具有健身功效和审美情趣的集体性群众体育文化活动。
广场舞活动在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和丰富基层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公众的密切关注。2015年3月,文化部、体育总局联合推出12套广场健身操舞推广套路;8月,文化部、体育总局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通知》,文件提出了“三个一批”的目标任务,即:培育一批广场舞工作队伍,推出一批广场舞作品,培育一批广场舞品牌活动,这是扶持、引导广场舞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文件同时特别强调要加强对广场舞活动的规范管理,积极引导和推动建立广场舞协会等文化体育社团组织。同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广场舞运动发展。在2016年先后出台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中,均将广场舞列为大力发展的重点运动项目,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发展广场舞运动的高度重视。
二、赛事活动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密切关注广场舞发展动态,于2015年举办了首届全国广场舞大赛,通过互联网+的创新办赛模式,全国共有754支广场舞队参加预赛,近百万人以“一微一票”方式参加投票评选,93支队伍入围,最终30支代表队晋级总决赛。同年,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组织专家编写了全国《广场舞竞赛规则(试行)》,首次确立了广场舞竞赛评判标准,为广场舞赛事活动的规范化、专业化奠定了基础。
2016年第二届全国广场舞大赛成功举办,采用了分站赛+总决赛的创新赛制,使赛事品牌形象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年在南京市举办了首届全国广场舞培训班,来自全国29个省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0名学员系统学习了全国广场舞竞赛规则、广场舞创编理论与实践等内容。2017年第三届全国广场舞大赛继续扩容至“6+1”站,2018年第四届为“6+1”站,2019年第五届举办“6+1”站,该项赛事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广场舞赛事。
2016-2017年社体中心与CCTV-5联合举办“谁是舞王”中国广场舞民间争霸赛,采取12站联赛(含总决赛)的模式,借助央视的传播平台与宣传渠道,更好地推广了广场舞运动,普及了广场舞竞赛标准。
目前,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主办的全国性赛事活动有中国广场舞大赛、中国美丽乡村广场舞大赛、中国少数民族广场舞大赛等。
三、组织机构
在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重视下,社体中心于2017年3月1日正式成立全国广场舞推广委员会,后按照《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广场舞健身活动的通知》要求,于2019年1月11日正式更名为全国广场舞健身活动推广委员会。委员会的成立,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相关部门关于引导广场舞活动健康开展的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对广场舞运动的普及推广与调查研究,制定广场舞运动的项目标准与科学规划,组织实施广场舞赛事活动,培养广场舞运动专业人才,开发广场舞运动装备器材,加强国内外和地区间的广场舞交流,推动广场舞的产业化进程,引导广场舞运动规范、文明、健康、有序发展,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健身需求,充分发挥广场舞运动对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作用。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