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群众健身 难题不难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19-09-03    作者:王灿

几天前,在北京市昌平区,一座全新的体育公园竣工开放。这座位于昌平区龙泽园街道的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9公顷。此次开放的北区建有6片篮球场、4片网球场、1块七人制足球场、7个小广场以及1500米健身步道。随着该区域的开放,将直接惠及周边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未来,公园南区还将建设室内体育场馆等体育设施,以进一步丰富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

说到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发展全民健身的“卡脖子”难题。毕竟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场地设施是最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合适的健身场地,一切健身活动都将面临无场地开展的窘境。因此,解决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便成为各地体育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1.jpg

像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这样的场地,已经越来越多。在北京南部的丰台区马家堡附近,一年前嘉囿城市休闲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在这座公园中不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丰台区体育局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设计建设了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专业运动场地,最大限度地兼顾公园的服务功能及健身功能。对于当地百姓来说,身边的这座健身场地改变了传统的公园是公园、运动场地是运动场地的模式,公园、运动场地合二为一的模式,既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而且很好集约了土地。

不只在北京,在山城重庆,当地的体育部门结合重庆多山的特点,广泛修建登山健身步道,将登山步道建设与健身路径相结合。把健身器材融入步道建设中,利用林间平地,设置健身器材,为百姓健身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丰富登山步道的健身功能。

在上海,利用废厂房等改造的健身空间,如今已被各地竞相效仿,废地利用不仅节能环保,而且让老旧建筑焕发新生,在新时代继续服务社会、服务百姓。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一批体育公园、社区健身中心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推进建设城市慢跑步行道绿道”。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

“卡脖子”的难题,既是难题,也不是难题。难,在于解决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不难,也在于此,只要肯下工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