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中国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体育事业发展成就展”二青会期间在山西省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展出。70年来,新中国体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赢得了世界瞩目,体育在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次展览就是对新中国体育事业成就的集中展示、回顾,展览由“党的领导”“红旗飘飘”“体育精神”“全民健身”“体育外交”和“国运兴体育兴”六个部分组成。
我是策划者
“半年时间,从470页的策划内容到最后的120页,5次大调整,34次局部调整,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由六个部分组成的展览。”本次展览设计者张凯风说,设计展览之初,希望将重要时间节点的事件一一展示,但因为70年来发生太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所以很难将方方面面都展现给大家。他们改变了思路,不要范围化的展示,而是将故事做精做细。
“丰富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但同样也让我们更加珍惜选出做展板的每一张图片。”策展就像是要隔空与观展人进行一次对话,用什么样的呈现方式最适合观展人一直是张凯风考虑的问题,最终展览由实物、图文、视频和互动等形式组成。张凯风对于细节的把握十分严格,“因为这次的展览有讲解员,所以出现在图片和视频中的文字内容就很少,要求我们对具有解释性的文字表达要非常精准,用最简单的词语向大家讲述最准确的意思。”
张凯风认为,“体育强中国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体育事业发展成就展”不仅是一次意义特殊的策展活动,更是一次透彻了解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体育事业发展的过程。
我是讲解员
“通过讲解本次展览,让我全面了解和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程。”展览讲解员王一琳说,刚刚入职山西体育博物馆的王一琳还没有正式开始工作,就被安排到体育事业发展成就展进行讲解。
为大家用最简短和准确的言语讲解展览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看似简单的讲解工作是讲解员们努力准备了近一个月的成果,准备的资料也是日常解说词的5倍甚至更多。王一琳说:“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将每张图片和每一件展品历史和背后的故事了解清楚,还需要通过查阅方方面面的资料将图片中出现的所有人了解清楚。”在正式开馆前,王一琳和她的同事每天都会进行模拟讲解,反复熟悉每一张图片、每一件展品。
展览不仅迎来了观赛的观众,还接待了全国各地的体育代表团。“一般从中午开始参观人数变多,有时甚至出现走不动的情况,我们每一位讲解员每天都要讲解6至7场。” 王一琳说,针对不同的群体,也有不同的讲解重点,“香港体育代表团来参观的时候,我们会加一些与香港有关的内容。”
长相甜美、声音温柔的王一琳十分喜欢运动,她说:“因为我非常喜欢美食,但又需要保持身材,所以会坚持每周游泳3至4次。”她说,“通过这次讲解工作,更加了解了中国体育的发展,也希望中国体育发展得越来越好。”
我是观展人
“体育强中国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体育事业发展成就展”的成功离不开策划团队和讲解员的努力与付出,此外,在展览中还有很多人也在默默奉献。
“你坐在自行车上,脚踩住了使劲蹬。”在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成就展中间的部分有一块互动体验区,这也是整个展览中人气最旺的地方之一。19岁的魏冉是这里的一名志愿者,负责教大家如何使用可以参与体验的设备,她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也是第一次对中国体育的发展有一个细致的了解。”谈及日常工作,魏冉说因为很多人都不太会操作互动设备,所以要告诉他们使用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体验中。
从一开始的下午5点闭馆,到后来的晚上9点闭馆,负责安保的王安是切身体会到每天观众的观展热情,他说:“早上9点开门之前就有很多人在外面排队等,人气‘很旺’。”
在展览最后一部分有一面“祖国在我心中”的签名墙,几乎所有参观的人都在墙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8岁的刘妙然被舅舅抱起来在比较靠上的位置签上了自己的姓名,刘妙然说今年因为有二青会所以在舅舅家过了暑假,展览中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火炬展示柜,“每个火炬都不一样,但是都很精美,看到运动员哥哥姐姐比赛的照片,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像他们一样成功。”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