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登山户外安全知识之七:夏季户外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危机处理

来源:中国登山协会    时间:2019-09-05    作者:中国登山协会

编者按:今年入夏以来,多起山洪引发的自然灾害让户外爱好者受伤,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夏季户外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危机处理始终是“全国户外安全教育计划”公益巡讲在暑期的重点内容,认识大自然的威力,承认自身的渺小,科学地选择出行路线与宿营地点,都需要事先学习、掌握相关登山户外安全知识,关键时刻才可能化险为夷。


夏季是山洪、泥石流、雷击等自然灾害的多发季节,广大户外爱好者应提前关注天气预报,在夏季暴雨雷电天气下不要选择进山。

洪水与泥石流威力巨大

洪水与泥石流均属于威力巨大、破坏力极强的地质灾害,通常在每年七八月份的雷暴雨季节较易发生。小溪的流水往往由于上游降下大雨,雨水会集涌而下,在数分钟内演变为巨大山洪,如有人恰在溪谷中,极易被洪水冲走而引致伤亡。泥石流是含有较多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暴发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发生洪水泥石流时逃生方法_1.jpg

1、洪水和泥石流预防

雨季不要沿溪涧河道行进,不要在大雨天或者连续阴雨且当天还下雨的情况下进入溪谷。泥石流常常在大雨暴雨后发生,不可存侥幸心理。在峡谷、溪谷中进行活动时如遇天气变坏降雨时,要密切注意观察雨量的变化。开始下雨时应迅速离开河道,往两岸高地势走,行进的路线应高过河水最高水位线。切勿尝试越过已被河水没过的桥梁,也不要试图涉过深度已达大腿的溪流。

山谷中正常的流水突然断流或者洪水突然增大并伴有较多的柴草、树木时,要特别小心。深谷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者闷雷声,就算是极其微小,也应判定泥石流已经形成,要迅速离开。河谷溪谷深处突变昏暗,并伴有塌方现象,很可能就是山洪或泥石流,要迅速离开。

2、发生洪水与泥石流时的逃生措施

洪水与泥石流来临时,不能沿沟向前或者向后跑,而应该向两侧山坡跑,快速离开河道、河谷、溪谷地带。不要在土质松软、不稳定的斜坡停留,要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稳的地方躲避。切勿上树躲避,必要时应抛弃装备迅速向高处转移。

如何避免雷击

在户外活动中,如果出现雷电的征兆,应尽快找到就近的庇护所躲避,避免接触高而孤立的物体,不要接近铁栅栏、电缆等长而连贯的金属物体。除此以外,在野外应对雷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选择安全地形及采取正确避雷姿势_1.jpg

1、选择合适的活动时间

出行前需掌握相关气象知识和近期天气预报,还要准确把握撤退时机,确保在遭遇雷电之前远离雷电区域。如果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的时间小于30秒,说明距离雷电小于10公里,应迅速撤离。

2、选择安全地形

野外的安全区域能够降低被雷电击中的概率,高点易遭雷电袭击,因此在雷电来临时要避开山峰、山脊及一些有凸出物的区域。空旷地区在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中是一个高雷电暴露的区域。要远离那些较高的树木和灌木区,因为这些高于帐蓬的物体可能会产生电流。远离山洞的入口,远离树木,远离长的导体。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海拔地区或冬季,干雪是绝缘体,湿雪是导体。

3、采取正确的避雷姿势

遭遇雷电时,应采取正确的身体姿势:蹲或坐在类似泡沫垫或背包的绝缘体上,向前团身,双脚并拢,手抱双腿。

图片来源:中国登山协会

0
0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