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的身体对抗,群体的追逐夺抢,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花炮这一“中式橄榄球”比赛因为其快速激烈的对抗性和娱乐性让观众看得过瘾。“花炮这个项目是由广西推向全国的一项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过去是花炮扔上天,三五十人一起上去抢,现在作为体育项目已经越来越规范,也越来越和时代相适应了,已经成为适应现代竞技的少数民族传统运动。”广西花炮队队长刘永利说道。
据介绍,壮族和侗族按传统习俗,每年在农历三月三或秋收以后,都以村寨为单位进行抢花炮比赛,叫做“花炮节”,抢到的被大家视为英雄。“广西在花炮项目上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古老的传统习俗被保留下来,现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最美壮乡节’都有花炮比赛,而且各地大大小小的运动会也都会有花炮的身影。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有花炮协会,也有广西花炮项目训练基地,每年都有一定的经费用于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我们的群众基础是很广泛的。”队员韦凯旋说道。
“柳江区举办花炮运动会,有六七十支队伍参加,打的比赛多了,经验肯定就会比别的队伍足,也保证了我们队伍的新老交替,没有出现人员的断层的情况。今年整个广西队换了9名新队员,剩下7名老队员,经验非常丰富。”广西花炮队教练谭毅谋表示,“项目要传承下去,我们就要增加一些新鲜的血液,新队员缺乏比赛的技战术经验,我们就要靠这样的新老交替来保持队伍的水平。”
和花炮发源地广西这样热火朝天的景象相比,北京花炮队显得有些落寞,项目推广难、年轻血液不足,北京队靠的是“情怀”二字。“我们年龄最大的队员已经39岁了。”北京市花炮队教练张炳刚表示,他担任教练已经21年,“我们很多老队员都让我很感动,很多队员都有工作,他们白天上班,晚上过来训练。其中有个队员家住房山,距离训练场地非常远,来回120公里,但是仍然风雨无阻。训练场晚上没有灯,大家就用三辆车,打开大灯,把灯头对着训练场进行训练。”大家一起坚持,共同克服重重困难。
跟随张炳刚训练16年的队员陈常平说道:“2003年我刚加入队伍的时候,我们的队伍相对来讲还是弱一点。经过几年的磨合和训练,我们的水平稳步上升,获得了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冠军,大家彼此之间越来越信任,也因为花炮感情越来越深。花炮比赛对队员之间的配合度要求较高,讲究协作精神,大家虽然都有各自工作和家庭,但都愿意为了比赛放下一部分,一同去面对比赛。这是让我最感动的。”在集训和比赛期外,陈常平是一家橄榄球俱乐部的负责人,“虽然是橄榄球俱乐部,但我还是更喜欢花炮,因为花炮更接地气,像是我们中国的‘橄榄球’。我也想通过参与比赛,训练新人和运营俱乐部的方式,来传承咱们的‘中式’橄榄球。”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