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登山户外安全知识之六:夏季出行谨防体温过高和脱水

来源:中国登山协会    时间:2019-09-05    作者:中国登山协会

体温过高处理办法_1.jpg

  编者按:如今,在大自然中开展登山、徒步、攀岩等户外运动日渐成为百姓健身休闲的时尚选择。夏季是户外出行的旺季,露营、徒步穿越等活动开展较多,“全国户外安全教育计划”的专家提示广大户外爱好者,夏季出行要特别留意体温过高,合理安排休息、科学饮水,谨防脱水症状发生,健身不成反伤身。

  高温、衣着不当、缺水、疲劳过度、活动时间过长、睡眠不好是夏季出行易引发体温过高的主要原因。

  根据程度不同,体温过高分为感觉热、热衰竭、热射病(中暑)、低血钠症。在“感觉热”阶段,患者疲劳无力、脉搏加快,可能伴随口渴。在“热衰竭”阶段,患者通常注意力不集中,神志状态下降,动作迟缓,皮肤温度略高,常常伴随大量出汗。 在“热射病(中暑)”阶段,患者体温高过身体器官可承受范围,常常高过40.5℃。意识水平下降,意识模糊或昏迷。皮肤滚烫,表面或潮红或苍白,严重者出现抽搐。 低血钠症是患者补充了过量的体液而并未排泄体液导致电解质浓度降低所导致的,通常表现为恶心、头疼、无力,意识水平下降但体温接近正常,严重者出现抽搐。

  预防手段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避开正午炎热的时间。行前应保证睡眠充足和心情愉快。参加活动,要穿着能散热的合适衣服。在穿越途中,尽量用水把帽子浸湿,适当进行头部降温。在烈日照射不到的地方行走时,及时把帽子摘下可短时散热。在穿越途中进行长时间的休息时,要选择能避开烈日暴晒及通风良好的阴凉地方休息。休息时要快速卸下背包,摘下帽子,解开衣袖与领口纽扣,挽高腿裤,快速散热。注意行走节奏,避免过度疲劳。少量、多次、科学、合理、及时地补充水分及含盐食物,适当配搭一些含丰富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避免过度补水。

  处理方法

  若同伴出现体温过高现象,应脱离高温环境为其降温,解下多余衣物,可将水雾化喷洒于身体核心躯干部位,配合通风散热。若伤患口渴,则为其同时补充水和电解质。若病人病史为大量饮水后导致电解质浓度降低,则限制饮水,适当补充食物。昏迷的病人清醒后,仍需送至医院做进一步健康评估。

  此外,登山中很容易因为出汗太多却不及时补充水分而导致脱水,于是陷入脱水引发的热疲劳危机。在运动中,水的消耗会远远大于平时,比如在湿热的环境里行军,对水的需求可能要翻倍。不同的运动类型、地理环境、天气以及不同个体特点对水的需求都会有差异,因此,个人可以根据经验和对水的耐受来配备,并及时进行补充。

  图片来源:中国登山协会

0
0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