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登山户外安全知识之五:野外迷路的风险与应对方法

来源:中国登山协会    时间:2019-09-05    作者:中国登山协会

  编者按:每年各种假期是户外出行的黄金时节,同时也是各类登山户外安全事故的高发时期。其中,迷路事故的数量占总体事故的一半,居各类事故之首,且还有上升趋势。在野外环境中如何避免迷路?发现自己迷路之后,是立刻停下来等待救援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再去找路?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如何保存体力、有效求救?看“全国户外安全教育计划”《登山户外安全手册》中,针对野外迷路的专家支招。

行前做好计划以避免迷路_1.jpg

  在自然环境中,尤其是陌生的新环境中,比如在灌木丛生的树林里或是遍布大石头的地方,容易因看不清楚足迹而在不知不觉中迷路,有时也可能在雨中、雾中或傍晚时分因视野不好而迷路,还有在面对渡河点、由开阔环境钻进密林的地点、峡谷中分岔的沟口等情况时也容易迷路。

  奉行安全原则 避免迷路

  参加户外活动前应查看天气预报,并做最坏的打算。提前学习使用手机导航,并学会使用三大法宝——指北针、地形图和GPS。在户外行进中,应沿路径和成熟路线行走,避免自行开路或擅自改变行动计划。一定要保持和队伍在一起,还要特别留意周边环境情况、沿途的特殊标志物。可能的话,做一下记录或在行进途中做些标记,时不时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这些都能方便自己找回正确的路。

  迷路了怎么办

  迷路后,最困难的一件事情是承认自己迷路了!做判断时一定不要有侥幸心理,抱着“再找找路”的心态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国内外普遍使用的STOP原则,可以在户外出现危险时提供有效的帮助。STOP是由四个英文词的首字母组合而成,即Stay、Think、Observe、Plan,意思分别是待在原地、思考、观察、计划。具体是指当人们在户外出了问题,首先是待在原地,不要随意行动;然后要冷静地思考,尽可能客观、全面地判断当前的情况;接着观察队员、队伍和周围环境的状况,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最后综合分析各种因素,计划下一步的行动。

  判断是否可以自行处理

  首先应判断是否可以自行处理,停下来把背包卸掉,测算走错路的距离,并利用地图和指北针确定当前的位置,你也可以尝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爬到高处或树上瞭望,切记要冷静判断。

  如果你能明确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并知道正在往哪里走,那么应该在这个位置上做好标记,以便于返回该地点再重新找路。对路线也要做好明确的标记,一方面方便自己返回,同时也利于别人搜索。

  如果不知道往哪走该怎么办

  无论是个人迷路还是团队迷路,都应掌握科学的求救方法。迷路后,个人或团队可能会决定寻求帮助。如果有手机信号或有对外联络的对讲机,可联系公安(电话110),急救(电话120),或者联系本地的救援队,救援队联系方式可以登录中国登山协会官网(www.cmasports.cn)事故信息平台查询。

  如果没有信号或没有能够对外联通的对讲机(如果去长途探险,要携带卫星电话),就需要派人报信,此时应尽可能两个人一同前往。在求救的时候,确保提供如下准确信息:

  发生了什么事情,什么时间发生的。

  迷路的人/其他团队成员的具体细节。

  伤势以及疾病的具体情况。

  相关的资源情况,如衣物、装备以及经验等详情。

  队伍的位置,或者说出你所走过的地形或观察到的东西,如:我们是在上坡还是在下坡;我们身处山脊还是山谷中;我们跨过了几条溪流;地形地貌、植被等有没有改变。

  拟采取的行动及下一步计划。

  送信的人一定要仔细标记路线,以便搜救的人可以按图索骥。如果等待救援的人或团队需要转移到更为安全的地点,或者能够找到出去的道路,那么务必保证让搜救的人能够容易找到。可以标示出转移的路线,沿途留下提示,如用石块或木头摆成箭头、用石头堆成石堆等等。可以将颜色醒目的布条或装备系到树枝上或放在山脊上。如果能够听到搜救者前来救援,被救者可以吹哨子、敲打石块,或用石块敲打盘子等,也可以大声呼叫。求生口哨的声音更加嘹亮和尖锐,为了应对万一,应在野外出行时常随身携带。吹求生哨时可遵循“三短三长三短”的国际通用方法。

  保持体力 积极等待

  夜晚时,可以点一小堆火来取暖,可以睡一会儿以便于恢复体力。你可以按照一般的方式来建营过夜或建一个紧急庇护所,把食物包装好并放置在远离自己等待的地方,以免因食物的吸引而遭到动物的袭击。

  如果有人来找你,最好用手电筒向天空反复照射或者打开头灯上的红色救援信号灯,告诉对方你的方位,以便于对方尽快找到你。

  图片来源:中国登山协会

0
0

相关推荐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